港教育界倡校園社會同步推廣憲法教育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楊盈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趙樂際提到要加強憲法在特別行政區的宣傳教育,有香港教育界人士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建議,特區政府應製作適合不同年齡組別學生的憲法教育資源;加強師資培訓;舉辦家長講座;成立統籌委員會,在校園和社會上同步推廣。
為教師提供憲法知識培訓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教聯會主席黃錦良表示,特區政府教育局近年來持續更新和優化課程,開發學與教資源,並進行教師培訓,同時鼓勵學生參與校內外活動,增進對憲法和基本法的理解,包括將每年12月4日的「國家憲法日」納入學校的「國民教育活動規劃年曆」,有系統地鼓勵學校安排校本教育活動。目前,教育界普遍在國家憲法日前後舉行展板展覽、升旗儀式及國旗下的講話等多元化學習活動,讓學生更全面了解憲法。
被問及如何進一步推動憲法教育,黃錦良建議特區政府製作適合不同年齡組別學生的憲法教育資源,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憲法核心價值。透過結合多媒體及人工智能(AI)等科技元素,以趣味方式,吸引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也是推動憲法教育的關鍵,他建議特區政府應為職前及在職教師提供更多專業培訓,幫助其掌握憲法知識及相關教學技能,還可邀請憲法專家、學者或法律界人士到校為教師提供教學和編寫教材的專業指導。
黃錦良又提到,家長在培育子女國民身份認同方面也擔當重要角色,特區政府應支援學校舉辦家長講座,讓家長了解憲法教育的重要性,並鼓勵家長與孩子共同學習,還可設計更多以憲法為主題的親子活動,例如共讀活動、知識競賽及參觀司法機構等,增進親子關係的同時亦深化憲法教育。
將憲法教育納入課程體系
香港特區立法會教育界議員朱國強表示,香港中小學近年已加強有關國家政治體制、香港特區憲制地位及「一國兩制」概念的教育,並將憲法教育納入課程體系。隨着小學人文科即將推行,以及初中公經社科、高中公民科的逐步完善,愛國主義教育已形成系統化的教學框架,讓學校有序教授相關知識,學生亦可從不同生活事例中了解到,憲法和基本法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他建議教育局應善用「姊妹學校」計劃,參考內地具成效的憲法教育模式,加以調適後融入香港教育體系,同時加強社區宣傳,讓市民了解憲法的主要內容及其與國家發展的關係,進一步提升公眾的憲法認知。
香港教育評議會會長何漢權認為,現屆特區政府對國家安全的重視程度顯著提高,並帶動憲法及基本法教育的加強,相關部門如教育局、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等均有投入更多宣傳推廣資源,學校層面亦在教材製作及研學上有所增強。例如,香港歷史博物館內所設的國安展廳便吸引不少師生參訪,可讓他們進一步深化對憲法及基本法的理解。
他認為,憲法教育的推廣應在校園及社會中同步進行,並應由特區政府與民間組成統籌委員會,以妥善規劃相關工作,確保校內外活動有效配合,避免出現資源及時間的浪費,而統一規劃能避免彼此推搪或爭搶學生資源的情況,從而提升推廣工作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