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媒看兩會】從兩會看中國文化自信

作為一名瑞典北歐時報的記者,此次有幸參與中國全國兩會的新聞報道,感觸頗深。當前,北歐各國正因特朗普新政搖擺不定,又為俄烏衝突的和平與穩定憂心忡忡。與此同時,中國卻以安定團結的大局穩步發展,不僅專注於自身進步,更以「中國紅利」惠及世界,這種對比令人感慨。
從北歐視角看兩會,李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讓我印象深刻,尤其是提到健全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擴大國際人文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這讓我聯想到240多年前,瑞典的「哥德堡號」商船遠航東方,在廣東廣州、福建泉州、廣西合浦等地與中國開展貿易。那是一個東西方文化交融的年代。而今,廣東的「南海一號」沉船重現天日,其承載的瓷器、絲綢和歷史故事,展現了中國古代文化的輝煌,震撼世界。
兩會報告進一步讓我認識到,中國文化事業在新時代正迎來新的高光時刻。正如神話中的「哪吒」,中國文化帶着幾千年的底蘊,勇敢出海。這不僅僅體現傳承,更是創新與引領。我不禁期待,未來「中國風」能成為席捲全球的文化潮流,為世界帶來更多東方智慧與美學。
北歐雖遠,但通過兩會,我感受到中國發展的脈動。這不僅是一場政治盛會,更是中國文化自信的宣言。我相信,這種自信將為世界注入新的活力與可能。
瑞典北歐時報社長兼總編輯 何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