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一流」高校再擴招兩萬本科生 代表委員:擴容重在優質 滿足新興領域人才需求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江鑫嫻 兩會報道)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內地「本科擴招」成為高頻熱詞。國務院總理李強5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到,要分類推進高校改革,扎實推進優質本科擴容,加快「雙一流」建設,完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據悉,今年「雙一流」高校本科將再擴招2萬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等多所「雙一流」高校近日陸續宣布本科生擴招計劃,加大國家戰略急需、基礎學科和新興前沿領域人才培養力度。對此,多位代表委員普遍認為,優質本科擴容關鍵在於「優質」,需注重學科布局、培養方式及資源供給,以滿足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3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在記者會上表示,今年將推進優質本科擴容,進一步增加「雙一流」高校本科招生規模。在去年擴招1.6萬人基礎上,今年力爭再增加2萬人。

  多校擴招瞄準人工智能等領域

  香港文匯報記者梳理發現,進入3月以來,至少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湖南大學、雲南大學等九所內地「雙一流」高校宣布本科擴招計劃,加大國家急需人才培養力度。

  其中,清華大學今年擬增加150名左右本科生招生名額,並成立新的本科通識書院,培養具人工智能思維等複合型人才。上海交通大學也宣布2025年將繼續增加150名本科招生名額,重點面向國家急需的前沿技術和新興業態,擴大相關學科領域的招生規模。北京大學宣布,今年增加150個本科招生名額,將重點圍繞國家戰略急需、基礎學科和新興前沿領域,緊密結合學校規劃發展方向,突出北大優勢和北大特色,主要依託元培學院、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工學院以及臨床醫學專業進行培養。

  中國農業大學亦宣布,本科擴招500人,緊緊圍繞糧食安全、生物智造、人工智能與裝備製造、綠色能源與可持續發展、食品安全與人類健康等學科領域,擴大招生規模。同時計劃開設院士班、卓越工程師班等人才培養班型。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丁奎嶺表示,人才是國家最大的自信。過去四年來,上海交大「小步快跑」,每年擴招150多人,主要集中在國家最緊缺的前沿學科。

  「這輪擴招的重心放在了『優』字上。」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城市學院校長劉林認為,一方面要確保學生的入學率,另一方面,通過供給更多的優質本科資源,實現對強國建設的人才支撐作用。

  加強政府統籌與高校自主權平衡

  全國政協委員、揚州大學副校長龔衛娟表示,這是優化高等教育結構的必然選擇。擴容不僅要增加學位供給,更要注重質量提升與資源優化配置。通過「雙一流」建設引領學科布局調整,完善專業動態設置機制,推動理工農醫、人文社科等領域的特色化發展。同時,應加強政府統籌與高校自主權的平衡,以政策引導、分類評價和資源配置為抓手,確保擴容與分類改革的協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