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長通道】空氣濾膜「黑變白」 京城大氣污染改善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接受媒體採訪。 新華社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接受媒體採訪。 新華社

  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新社報道,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二場「部長通道」集中採訪活動8日在北京舉行。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現場拿出兩塊從北京市大氣環境監測儀上取下的濾膜,直觀展示了十年來空氣質量之變。

  黃潤秋透露,十年間,北京的PM2.5濃度從80.6微克/立方米降到了30.5微克/立方米,下降幅度達到62%,濾膜也從黑變白,北京天空也從「APEC藍」「閱兵藍」「冬奧藍」,到如今「北京藍」漸成常態。

  污染防治攻堅戰不能歇腳

  「今天外面還有點輕度污染,這也提醒我們污染防治攻堅戰不能歇腳、不能停步,我們還要持續深入打下去。」黃潤秋說。

  他指出,這十年全國的生態環境也發生了根本性、轉折性的變化。生態環境質量有新改善,可概括為「下30、跨90」,即全國PM2.5平均濃度去年降到了30微克/立方米以下,達到了29.3微克/立方米。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跨過了90%門檻,達到90.4%。長江連續五年、黃河連續三年,幹流水質達到了Ⅱ類及以上。

  「人的努力是最為重要、最為關鍵的。」黃潤秋說,去年,生態環境部調整了PM2.5濃度發布規則,從過去發布整數位調整到小數點後面一位,也正是為了更加精準、更加客觀地反映各個地方在大氣環境治理過程中的精神狀態和治理成效,那就是「0.1微克、0.1微克地去摳」。

  黃潤秋表示,接下來,生態環境部會繼續錨定「美麗中國」建設目標,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用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成效,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