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港澳深化交流 打造研學線路重點品牌

【大公報訊】記者王逍、黃慧北京報道: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文旅系統紛紛依託各自資源稟賦和文化底蘊,推出一批港澳青少年研學主題線路產品,讓更多港澳青少年厚植家國情懷、弘揚愛國精神。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梅亦(圓圖)在接受大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贛港澳交流邁入新階段,懇請中聯辦、文旅部、教育部等有關部門支持,將贛港澳青少年研學線路產品作為全國研學重點品牌來打造,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旅遊業增添「源頭活水」。
梅亦介紹,江西自古就有「物華天寶 人傑地靈」之美譽,境內的紅色文化、陶瓷文化、書院文化、戲曲文化、詩詞文化等,是世界了解中國的「金色名片」。江西是廣大港澳青少年學子了解中國歷史、感悟中華文明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梅亦建議:一是將江西全域納入「公民科」考察範圍。目前,香港教育局發布的「公民科」內地考察26個行程中,短線行程以大灣區為目的地,長線行程涉七個省份,江西僅有安遠三百山「飲水思源」一個主題納入「公民科」考察範圍。因此,建議有關部門支持江西與香港、澳門特區政府相關部門溝通對接,將江西全域納入「公民科」考察範圍。
加強區域互動 資源串聯成線
二是推出一批跨區互通的研學線路產品。當前,內地多數研學線路均基於省域、區域內景區串聯而成,國際性、省域間聯動互動不足。建議文旅部強化省域聯動、區域互動,推動江西與周邊省份、粵港澳大灣區等資源串聯成線,發揮江西毗鄰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推出一批跨區互通的研學線路產品,不斷豐富研學產品供給。
三是加大對江西研學遊的指導幫助。建議文旅部、教育部等部門在贛港澳研學旅行業態培育、人才培養等方面予以精心指導,將贛港澳青少年研學線路產品作為全國研學重點品牌來打造,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旅遊業增添「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