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擬上調1.7%

房委會完成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檢討,建議新年度上調公屋入息限額,平均加幅1.7%,其中二人家庭建議加幅最多,達2.5%,由19730元增至20230元;資產限額則建議所有家庭人數的住戶均調升1.7%。
調整建議將在3月21日交由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審議,若建議獲通過,將於4月1日起生效。放寬入息限額後,會多了10800人符合申請公屋的入息資格,但有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委員預期,調整對公屋輪候冊影響不大,未必會多了很多人申請公屋。\大公報記者 鄭文迪 王亞毛
房屋局昨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交代2025/26年度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檢討結果。文件顯示,各類家庭的公屋入息限額上調0.2%至2.5%,扣除強積金供款後實際增加50元至1230元不等,當中二人家庭最多,由19730元升至20230元,升幅達2.5%;四人家庭升幅最小,僅0.2%,由30950元加50元,至31000元。
資產限額方面,文件建議跟隨甲類消費物價指數過去一年的表現,即所有家庭人數的住戶的資產限額劃一調升1.7%,實際增加5000元至16000元不等,其中一人家庭由28.6萬元增至29.1萬元、二人家庭由38.7萬元增至39.4萬元、四人家庭由59萬元增至60萬元。
房委會表示,根據去年第四季統計處綜合住戶統計調查結果,約有16.54萬個私樓非業主戶會符合入息資格,但數字包括了現已申請公屋的住戶,以及符合入息限額但不符合其他申請公屋資格的住戶。在現時的入息限額下有15.46萬個私人樓宇非業主戶符合公屋入息資格,換言之,放寬入息限額後,會多10800人符合申請公屋入息資格。
「富戶政策」標準相應調整
調整建議若獲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通過,將於4月1日起生效,屆時「富戶政策」下的入息和資產限額亦會相應調整。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委員、立法會議員梁文廣向大公報記者表示,此次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上調屬技術性調整,可見整體是較平穩水平,增幅反映整體經濟走向。他認為放寬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對公屋輪候冊影響不大,未必代表有更多人會申請公屋。
公屋入息限額以住戶開支為計算基礎,包括住屋和非住屋的開支,另加5%備用金。公屋資產限額則參照甲類消費物價指數於年間的變動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