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鏡/做好第一層「防漏」\蔡樹文
機場二號客運大樓擴建工程,有工人聲稱遭拖糧,在地盤外示威,據工會表示,事件涉及大樓玻璃幕牆工程的107名工人,涉款逾六百萬元,為去年12月至今年2月的欠薪,工人已向勞工處求助。
涉及公帑的工程,政府部門或公共機構當然會「畀足錢」,基本上不會資金不足,更不應該涉及拖糧。地盤拖欠工人薪金時有所聞,大部分都涉及判頭拖欠薪金,基本上是大判、二判或三判以所謂資金周轉困難為由,聲稱「無法」支付工友薪金,導致工人「有汗出無糧出」。
建造業拖糧事件,源於行業「層層分判」,資金流向缺乏監管。要杜絕拖糧事件,其中一個有效的做法是行業嚴格執行財務紀錄,並設立工人出糧專戶,資金出入一清二楚,減少不必要爭拗,出事更可以第一時間查清來龍去脈。保存完善及完整的出糧紀錄,由最低層的分判商開始,向上層不同層級分判商提交工人出糧紀錄,最終將報告呈交到頂層的業主或發展商,這樣由第一層做好「防漏」,才能堵塞拖欠工資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