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國兩會/江西:部署未來產業 建現代化產業鏈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培育生物製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
3月6日下午,江西省委書記、江西代表團團長尹弘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西代表團舉行的開放團組會議上表示,2023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考察時指出要「積極部署未來產業」,為江西加快發展未來產業指明了方向。江西全力以赴「鍛長板」,強化科技創新引領,深化落實《江西省製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全面推進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加強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扎實推動新興產業倍增發展,聚焦六大重點方向積極部署未來產業,推動工業成為全省經濟增長的最大亮點。江西「四面逢源」,要主動對接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大公報記者 王逍、黃慧北京報道
據悉,2024年,江西省政府工作報告將培育發展未來產業作為重要任務予以部署。今年初,江西出台《江西省未來產業培育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提出力爭到2026年,未來產業培育重點領域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轉變。「原來我一直在河南工作,我以為鄭州富士康生產的蘋果手機出口量是全國最大的,沒想到江西省的智能穿戴設備加工和出口在全國也是排得上號的。」談到江西經濟的隱藏技能,尹弘的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尹弘說,延長產業鏈條,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升級,大有作為。他以銅基新材料集群為例,「我們有電解銅冶煉,以前是『傻大粗』,今天是『高精尖』。你看,芯片製造就需要新材料和貴金屬。」
深贛協作共建產業園
尹弘強調,江西「四面逢源」,要主動對接和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着力打造國家戰略腹地重點支撐區域。「在區域協調發展中,江西具有非常好的區位優勢,有利於承接產業轉移與合作發展。」
據悉,《深贛港產城一體化合作區發展規劃》已獲得批准,深圳科技園贛州園區開園,深贛協作共建產業園區即將落地建設,進一步推動了與大灣區的緊密協作、優勢互補和協同發展。
過去一年,江西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目標要求,奮力拚搏、攻堅克難,統籌打好穩增長「組合拳」,推動全省經濟運行逐季回升、穩步向好,圓滿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標任務,充分展現了江西經濟發展的韌勁和幹部群眾的拚勁。
建立幹部容錯糾錯機制
尹弘提出,發展才是硬道理,「發展不是靠發言稿,不是靠材料和做個PPT,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同時,我們要建立幹部容錯糾錯機制,為幹事的鼓勁,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
2024年,江西GDP同比增長5.1%,是全國為數不多的連續四個季度持續向好的省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8%,其中民間投資增長3.6%。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長葉建春介紹,江西始終把穩增長擺在特殊位置,緊跟國家宏觀政策導向,及時出台實施全面落實國家一攬子增量政策的26條措施,以政策靠前發力來有效對沖經濟的下行壓力,推動全省經濟呈現逆勢上揚、持續向好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