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哪吒祖廟成兩岸基因紐帶

「哪吒祖廟遺址位於奎文關(陳塘關)西半里之地的杏花村,即今天的奎文村杏花屯,據說是為了紀念哪吒的神威而在其出生地修建的,歷史上的哪吒祖廟規模宏大,建築精美,廟中的哪吒金身塑像高一丈六尺,可惜毀於戰火。」張中芳介紹說,如今的哪吒祖廟則是由眾多台胞捐建的,「這不僅證明哪吒在西峽的存在得到認可,同時也表明哪吒在台灣民間也有很大的影響力。」
據張中芳介紹,哪吒祖廟毀於抗日戰爭最後一次大規模戰役——西峽口戰役,奎文關(陳塘關)見證了八年抗戰的最後勝利。在奎文關抵抗日軍的戰鬥中,原籍內鄉縣馬山鎮的國民黨軍78軍42師的少尉排長樊銘盤和下屬駐紮的哪吒祖廟遭數顆炮彈炸毀,神奇的是樊銘盤和下屬均未受傷。這令樊銘盤對哪吒產生了崇敬。1987年,樊銘盤利用從台灣回鄉探親的機會,多次到奎文村祭拜哪吒。在樊銘盤的牽線搭橋下,台灣多個組織也多次到西峽縣丁河鎮奎文村、杏花村、哪吒山等地尋訪哪吒遺址,考察哪吒文化。經過多次考察尋訪,他們一致認為西峽丁河鎮奎文村就是古陳塘關,即哪吒的故里。而台灣多位工商界人士也籌資120餘萬元人民幣,重建了這座祖廟。張中芳說:「現在每年台灣同胞都會在五一期間朝聖哪吒祖廟。」西峽丁河哪吒祖廟由此成為兩岸民間交流的重要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