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區代表倡澳琴合拓航空貨運樞紐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澳門代表團昨日舉行開放團組會議。    中新社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澳門代表團昨日舉行開放團組會議。 中新社

  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通社報道,3月7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澳門代表團舉行開放團組會議。多位代表會後接受媒體聯訪時,暢談澳門與橫琴的融合發展之道。

  橫琴地處珠海南端,與澳門隔水相望,是一座面積約100平方公里的島嶼。由於歷史原因,澳門經濟長期以旅遊博彩業為龍頭和支柱。但隨着時代發展,單一經濟結構的弊端日益凸顯。為激活澳門發展新動能、拓展新空間,2021年9月,中共中央、中國國務院印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管理機構正式揭牌成立。

  「澳琴一體謀劃協同發展,需要站在國家戰略發展的大局思考,」在談到橫琴對澳門經濟多元發展的作用方面,澳區全國人大代表蕭志偉介紹,當前澳門有許多資源尚未轉化成為產業發展優勢,可通過政策疊加優勢以及制度大膽創新,吸引國際及粵港澳大灣區的高端要素聚集,將橫琴合作區打造為推動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平台。

  籲澳優質產品服務延至橫琴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施家倫着眼於澳門「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定位。他認為,要持續鞏固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地位,激發澳琴旅遊聯動發展的優勢,推動澳門知名賽事品牌活動,還有優質的產品服務延伸到橫琴合作區。同時立足於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需求,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加強對影視創作、時裝設計、文化娛樂等重點領域企業的培育,構建好澳門參與國家多渠道立體式對外傳播的新機制。

  去年召開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支持香港、澳門打造國際高端人才的聚集高地。施家倫建議,澳琴可聯合建設航空貨運樞紐、綠色能源國際認證平台、國際大學城等,促進澳琴跨境電商產業及教育產業發展,服務企業更好地走出去,同時吸引更多國際優質資源落戶澳門,共同助力澳琴高質量發展,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離不開橫琴帶動,」澳區全國人大代表何敬麟向記者表示,橫琴合作區第一階段發展目標完成「交卷」後,澳琴可在規則銜接方面展開深度合作,加快形成更高標準、更國際化的制度開放合作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