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會盧金榮建議 粵港澳攜手核准第三方認證機構名單 港發揮內聯外通優勢 助「灣區標準」國際化

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廠商會會長盧金榮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對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感到鼓舞,廠商會提議粵港澳攜手核准一批共同認可、具備資質的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建立「灣區標準」,發揮香港內聯外通優勢,使之與大灣區各城市規則、以及中國標準與國際標準銜接。港企獲得「灣區標準」合規證明後,其產品可「一紙通行」,進入內地市場時在報關、清關及上架等方面享受諸多便利。 ●香港文匯報記者 殷考玲
盧金榮指出,粵港澳三地政府已聯合公布了兩批「灣區標準」清單,涵蓋多個領域,旨在為企業提供統一的產品與服務標準,從而降低跨區域貿易的制度性成本。然而,目前「灣區標準」在社會上的知名度與接受度仍相對較低,企業參與的積極性亦顯不足。他認為,這與標準的推廣力度及實施便利性密切相關,而香港正好發揮內聯外通優勢,助「灣區標準」提升國際影響力,使其在全球範圍內獲得更廣泛的認可和應用。
為此,盧金榮建議,粵港澳三地政府核准一批共同認可、具資質的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名單。企業若取得該批第三方機構發出的「灣區標準」合規證明,其產品便可「一紙通行」,在進入內地市場時省卻重複的標準考核與驗證,並享受報關、清關及市場上架銷售等方面的便利化安排。這種務實的做法不僅有助於推動「灣區標準」與內地海關清關標準及市場准入標準的整合,更能實現「三標合一,一證通行」,從而大幅節省企業的時間與金錢成本,增強業界採用「灣區標準」的動機與信心。
大灣區先行先試 再推至全國
盧金榮強調,「灣區標準」錨定的是國際領先的高標準,通常已高於「國標」的門檻要求。因此,對於已符合「灣區標準」的產品,無需再進行「國標」的檢測或審查。他建議,各級政府進一步加強「灣區標準」在境內外的推廣與應用。對於已公布的標準,在大灣區試行實施一段時間後,應盡快推廣至全國其他地區;同時,特區政府與業界應合力推進「灣區標準」在國際層面的宣傳工作,例如向國際組織申報,爭取將「灣區標準」納入國際認可的標準體系中,特別是在生物科技、氫能源、人工智能、新材料及ESG等新興產業領域,藉此提升中國在國際標準制定中的話語權。
發揮港金融法律專業優勢
在「灣區標準」的推廣與制定過程中,盧金榮特別強調香港的獨特優勢。他建議,應邀請更多來自香港的專家學者與業界代表參與標準的編制及評審。此外,對於香港具有優勢的行業與產品領域,例如金融、法律服務及高端製造業等,可直接交由香港作主導相關的定標工作,以充分發揮香港的專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