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口瀑布:千年澎湃的黃河之「心」







佇立黃河壺口岸畔,什麼圖景腦海浮現?
是對石破天驚自然偉力的肅然起敬,還是生死存亡之際 「黃河在咆哮」民族情感的深度共鳴,抑或是二者得兼的交融激盪?
千里黃河一壺收。世間公認最能體現這條逶迤千里黃色巨龍精神內核的,恰是位於晉陝大峽谷的世界最大黃色瀑布——壺口瀑布。有人說壺口瀑布猶如一個壯碩的放大鏡,讓我們得以清晰洞察黃河性格之偉岸,折射出中華民族精神圖騰在歷史長河中的無數高光時刻。●文:楊奇霖 姜秀麗 王小庚 鄭紅衛
壺口瀑布 黃河之「心」
滔滔壺口潮,錚錚中華魂。壺口瀑布是自然偉力與精神圖騰的雙重見證。壺口瀑布的驚雷聲中,黃河激流以雷霆之勢劈裂花崗岩河床,令人心生敬畏的龍槽,將水的柔韌與力量鐫刻在巨石間。
當代知名學者、新聞理論家、作家梁衡的散文《壺口瀑布》發表在1993年8月23日的《人民日報》上,後收錄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等版本的初中語文課本裏。
「想來想去,只有壺口。」曾在黃河邊工作多年的梁衡吐露心聲,「就像一壺老酒,黃河的滋味在我心裏愈來愈醇厚綿長,終於壓抑不住心裏激動想寫一點東西。但一條萬里之長的古老大河,截取哪一段最能表現它的雄壯、美麗,又能表達我內心的激動呢?」於是,闊別黃河壺口16年後,他又一次寫下「每一個中國人只要到壺口的黃河岸上一站,都能油然而生民族的自豪感。」
山西籍著名作家喬忠延也說:「我去壺口有十多次了,只要有機會我就去壺口,每一次去都有新的感悟和收穫。」
壺口瀑布是《黃河大合唱》創作靈感誕生地。1938年末,詩人光未然率領抗敵演劇隊第三隊北上,輾轉從陝西宜川東渡黃河轉入晉西南呂梁山抗日根據地,從事抗戰宣傳。生在南方的光未然平生第一次身臨其境感受波濤洶湧的黃河,壺口怒吼的浪濤、高亢的船工號子,無不帶給他心靈震撼,以及在跋涉行軍中耳濡目染抗日根據地雄奇壯闊的山川河流、游擊健兒們矯健英武的身姿。心潮澎湃、激情奔湧的光未然,精心醞釀構思揮就出跌宕恢宏的不朽篇章。1939年春天,詩人光未然、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在革命聖地延安攜手創作了史詩級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
今時今日,在黃河壺口瀑布前,高亢嘹亮、激情豪邁的歌聲在《黃河大合唱》歌詞誕生地的上空迴盪,彷彿化作綿長悠遠的歷史迴響,把我們帶進那同仇敵愾、救亡圖存的抗日烽火歲月!《黃河大合唱》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際,浩蕩磅礡地熱情禮讚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大力謳歌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鬥爭精神和中華兒女不屈不撓的英雄氣概,無比豪邁地展現了抗日戰爭、革命鬥爭必將走向勝利的光明前景,向全中國全世界響亮地發出民族獨立解放的戰爭號角,藝術化地塑造了中華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秦晉攜手 「壺口」煥新
壺口瀑布位於陝西省宜川縣和山西省吉縣的交界,晉陝兩省同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黃河壺口瀑布是兩省共有的寶貴文化和旅遊資源。它不單是一處奇特的自然景觀,還承載了中華民族百折不回、不屈不撓的精神內涵。
在這裏,秦、晉一衣帶水隔河相望,成為零距離感受母親河自然偉力的絕佳觀景地。隨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黃河文化旅遊帶」的推進,兩地攜手續寫了「秦晉之好」的黃河新篇。2020年7月19日,晉陝兩省文化和旅遊廳在臨汾市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黃河兩岸「秦晉之好」旅遊發展的嶄新一頁就此開啟。
此後,得益於文化和旅遊部的大力支持和兩省各級黨委、政府的積極推動,晉陝兩省打破地域界限,攜手共創國家5A級旅遊景區,努力將壺口瀑布打造成牽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龍頭景區。
2022年7月15日,黃河壺口瀑布區成功創建國家5A級景區,借此東風,晉陝兩省景區緊抓機遇,共謀發展大計。吉縣與宜川共同組建了「黃河壺口瀑布景區高質量發展委員會」,實行雙組長、雙成員制度,宛如一座橋樑,將兩省的力量緊緊相連。一次次的實地考察,一場場的思想碰撞,讓壺口景區煥發新生。從工作人員到文化學者,再到普通百姓,大家相聚一起,共同探討如何讓壺口更加耀眼。有的提議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讓遊客玩得更舒心;有的則強調要深挖文化內涵,讓每一處景點都能講出動人故事;還有的關注生態保護,確保這片美景能夠世世代代傳承下去……經過多次會商,兩省達成廣泛共識:壺口景區官稱統一為「黃河壺口瀑布旅遊區」,門票價格統一設定,優惠政策相互參照;景區簡介、標識標牌、宣傳口號統一設計,「中國·山西·吉縣」與「中國·陝西·宜川」並肩而立;網站同時收錄兩省的諮詢、投訴、救援電話,公眾號等數字平台採用相同的標識和文字信息,並建立了便捷的鏈接程序……這一系列舉措不僅實現了協管機構、形象標識、門票價格、投訴處理、對外宣傳的「五個統一」,更為壺口景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合作遠不止於此。產品互推、信息共享、政策互惠……在省、市、縣、景區等各層面都保持着積極的聯繫,推進形成高效的合作模式。臨汾市黃河壺口瀑布風景名勝區發展中心負責人表示,深入推進晉陝融合,持續加大景區晉陝兩側的溝通交流,加快景區融合力度,是國家文旅部對兩省景區5A聯創的工作要求,也是廣大遊客的期盼。
秦晉攜手共創5A,開創了全國文旅系統跨省合作、同步共創5A級景區的先河,對壺口旅遊景區的快速發展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對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實踐證明,雙方攜手共創5A景區,完美實現了1+1>2的聚合效應。
文旅融合 活力奔湧
「後5A」時代,壺口更精彩。成功創建國家5A級景區後,吉縣壺口景區全力推進「生活中心、數智中心、遊客中心」三大中心建設,目前三大中心項目手續全部辦理完畢。2024年9月8日,數智中心完成主體結構封頂;11月10日,生活中心兩間樣板間完成裝修;遊客中心屋面鋼桁架開始進場安裝,12月底已完成主體的混凝土封頂。
紅色經典持續高歌。2024年,吉縣壺口景區積極配合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歌從黃河來」「大美中國」等各項媒體攝制節目累計達92次,國慶期間,壺口景區兩次在總台《新聞聯播》節目中播放;同時在景區官方網站、視頻號、抖音號、小紅書賬號以及官網上,定期輸出實時高品質內容。
實景演出得天獨厚。2024年,吉縣壺口景區與黃委會、山西河務局等單位聯合舉辦了「黃河頌 壺口情」黃河青年職工詩歌朗誦會;邀請省交響樂團演奏交響樂《黃河》套曲,唱響《黃河大合唱》;邀請臨汾市威風鑼鼓隊在壺口岸邊現場展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晉南威風鑼鼓;「與輝同行」山西行在壺口景區舉行直播活動,引爆了線上線下流量;國慶期間,舉辦「黃河岸畔是我家」紅歌音樂匯演。一場場與遊客零距離的實景演出,讓廣大遊客身臨其境、渾然忘我,創新傳承了壺口深厚的文化底韻和獨特魅力,提升了壺口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景區」走出去,遊客走進來。吉縣壺口景區積極開展外出推介宣傳。2024年,參加國家文旅部舉辦的「2024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省文旅廳組織的「沿着黃河遇見海」宣傳推廣大會,「全省A級景區建設管理培訓」等各項宣傳推介活動18次;累計與全國120餘家旅行社建立合作關係,與美團、攜程等OTA平台深化合作,開展資源權益置換,利用平台線上線下資源為壺口景區引客注流;與平遙古城、皇城相府、大槐樹、雲丘山等景區組建「5A聯盟」,形成主力產品和黃金線路,打包宣傳一起推介;與甘肅、寧夏、四川、河南、山東等沿黃旅遊景區產品互推、遊客互送、信息共享、政策互惠,並積極向長三角、珠三角等延伸拓展。
2024年,吉縣壺口景區共接待遊客198.11萬人次,同比增長23%;門票總收入1.1億餘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7%。
2025年,臨汾提出「打造沿黃板塊吉縣增長極,在生態保護、綠色發展、鄉村振興上作示範」「啟動實施農業強縣、工業大縣、旅遊名縣培育工程」。錨定「全球知名旅遊目的地」建設目標,吉縣積極開拓農文體旅深度融合新空間,引導遊客由「遊一點」變「遊全域」,不斷激發文旅消費潛力,把吉縣打造成中部地區旅遊熱點門戶。
站在新的起點上,臨汾加速推進壺口國際風情小鎮等項目建設,布局實施壺口景區大型演藝+、低空文旅數字化產業經濟等項目;推動「大吉520」黃河英雄會汽車越野挑戰賽實現市場化運營,打造覆蓋沿黃縣區的賽事IP;對接建立臨汾沿黃縣區旅遊聯盟,推動壺口瀑布、永和乾坤灣等黃河主要節點聯動運營,探索「聯合套票、一票通行」運行機制……
壺口瀑布景區將繼續堅持生態優先、文化引領、創新發展戰略,錨定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這一既定目標,讓壺口瀑布這顆「黃河之心」更加璀璨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