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丘藏盛景 臨汾啟新程









在三晉大地的西南,臨汾,這座古老又充滿活力的城市,正以獨特的姿態擁抱時代的浪潮。它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黃河奔騰而過,孕育出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它又在新時代的征程中奮勇前行,不斷探索經濟發展與文化傳承的新路徑。而有着「姑射最秀峰巔」的雲丘山,正是臨汾自然風光的傑出代表,是推動臨汾文旅融合的重要力量。其四季如畫的美景、源遠流長的民俗文化、蓬勃興起的冰雪經濟以及承載思想碰撞的盛會,都與臨汾發展緊密相連,讓我們一起走進雲丘山,感受它的魅力,聆聽它的故事。文:楊奇霖 王帥 黃藝貞
盛景雲丘 描繪山水新畫卷
雲丘山位於臨汾市鄉寧縣,這裏不僅是自然之肺,更是時間與自然和諧共舞的奇妙舞台。崇山峻嶺、險峰奇石、飛瀑溝塹、清泉溪流應有盡有,構成了一幅動人心魄的自然畫卷。
春至雲丘山,恰似一場溫柔的詩夢。漫山遍野的繁花,似點點繁星,喚醒沉睡的山巒。嫩綠的新葉在枝頭輕顫,如懵懂少女,帶着怯生生的期待。春風拂過,花香瀰漫,那是大自然譜寫的第一首戀曲,每一絲芬芳都在訴說着新生的喜悅。
夏登雲丘山,它又變成一幅濃墨重彩的油畫。陽光被枝葉篩成斑駁的光影,山風輕拂,送來草木清香。山間的溪流奔騰跳躍,奏響歡快樂章,彷彿在向世界宣告生命的蓬勃。
秋臨雲丘山,天高氣爽,雲淡風輕。楓葉似火,銀杏如金,滿山金翠,移步異景,美不勝收。順着神仙峪蜿蜒而上,周遭漫山遍野綴滿果子的柿子樹,黃澄澄的果實搖搖欲墜,藏在秋景裏,讓人看着心生歡喜。
冬到雲丘山,大雪紛飛,給群山披上一層銀裝。山間的樹木枝條上掛滿冰凌,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着光芒。站在海拔1629米的雲丘山巔玉皇頂,極目遠眺,只見塔爾坡古村在白雪的映襯下,更顯古樸寧靜,宛如世外桃源。
高達89%森林覆蓋率讓雲丘山的生態環境極佳,負氧離子含量高達5000-7000個/cm3,是疏解疲倦的不二之地。攀登高峰亦或是漫步林間小道,都能讓人沉醉於這清新的空氣中,享受大自然的饋贈。
在這裏,令人歎為觀止不只是四季的風光,還有引人矚目的世界級冰洞群。
雲丘山的「懷抱」中,隱匿着一群時光的守護者。它們是時間的低語,是歲月的呢喃,它們靜靜地躺在山腹中,遠離塵囂,它們於億萬年的沉默中,輕勒出一幅夢幻畫卷,吸引每一個渴望探索的心靈。
冰洞恰如大自然親手雕琢的冰晶藝術館,燈光照射下,每塊冰都展現出不同的形態。冰柱如同利劍般直指蒼穹,冰筍似雨後春筍,破土而出,冰花如同綻放的繁星,璀璨奪目,絢爛至極。這些冰晶,是大自然最精美的雕刻,它們用冰的語言,講述着關於時間、關於生命、關於自然的故事。更神奇的是,這些冰洞四季不化,即便是炎炎夏日,洞內依然寒氣逼人,所到之人,無不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人文雲丘 展現文化新內涵
雲丘山的美不只在山巒起伏、溝壑縱橫,濃郁的民俗文化同樣令人着迷。
目前雲丘山景區完整保存11座千年古村落,其中塔爾坡古村落,被稱為「千年民居建築的活化石」走進塔爾坡古村落,你可以體驗古老農耕用具、感受傳統婚俗文化、參與製作地方特色花饃、品嚐地道農家美食、住民宿,聽大山裏小鳥鳴叫、看揮灑自如的拳術表演、閉目悠閒地欣賞晉南蒲劇;或者沿着陡峭的天梯攀上山頂,一覽眾山小,體會「會當凌絕頂」的豪情壯志。
民俗文化滋養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也讓每一個走進這裏的遊客都能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
雲丘山,古稱崑崙山,被譽為華夏鄉土文化的地理標誌。這裏是中華農耕文明起源地之一,同時承擔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和節的傳承和保護責任。中和節作為雲丘山民俗文化的傑出代表,更是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着無數遊客前來探訪和體驗。
中和文化最早興於夏代,至周代形成規模。《詩經·大雅·生民》說後稷在獲得豐收後,對神靈舉行了大規模的祭祀。雲丘山中和節至今保留的「朝頂」習俗是對這一行為的民俗化繼承。節慶時,各村社舉辦自己的「會兒」。節會期間吃麻花、杏仁餅、干饃片,俗稱「咬蠍子尾巴」。門口貼符:二月二,龍抬頭,蠍子蚰蜒入葫蘆。畫一葫蘆把五毒都收進的圖。在房子周圍撒白灰,以引龍驅邪。
如今,中和節期間雲丘山同樣熱鬧非凡,村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參與到慶典中。盛大恢宏的祭天大典、熱氣騰騰的雲丘福粥、虔誠熱忱的插旗許願·拔旗納福……這些古老、悠遠的傳統節俗在雲丘山迸發出蓬勃活力。以農曆二月十五為正日,村民們祭天、祭地、祭山水、祭百草,表達對自然的敬畏與感激。除了祭祀活動外,雲丘山中和節還融入了豐富的民俗娛樂元素。中和節期間,村民們身穿節日盛裝,載歌載舞,打腰鼓、唱秧歌,用歌舞表達對生活的熱愛與嚮往。
「我是鄉寧本地人,小時候不懂,只記得到了中和節,爺爺奶奶就開始找旗桿、縫旗子。中和節時,天還沒亮,全家人便扛着2米多的旗子徒步上到雲丘山,祈福、插旗許願。」周邊村民閆女士回憶,那時候由於年齡小,不懂得其中的寓意。長大後,她慢慢了解了這一傳統文化,也開始製作旗子,將這個傳統一直傳下去。
雲丘山中和文化中的婚俗文化也是一大亮點。該文化起源於上古時期,在沿襲中國古代婚嫁六禮基本制度的同時,融入諸多晉南地域特色元素。在戀愛風俗上,每年農曆二月十五中和節,單身青年男女相聚,女子手提花籃,男子手拿鞭桿,女子若相中男子,便將花籃掛樹梢,男子有意就取下挑於鞭桿,由此開啟自由戀愛。婚前準備時,雙方家庭組織婦女蒸大花饃,眾人邊蒸邊唱,滿是喜慶。
從提親到迎娶,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儀式感,其中最具特色的莫過於,迎娶當天,新郎新娘要穿上傳統的服飾,乘坐花轎或馬車,在喜慶的鑼鼓聲和鞭炮聲中緩緩前行。途中媒婆以誇張表情動作和妙語逗樂眾人。沿途的鄉親們也會紛紛前來圍觀和祝福,是對新人的祝福,更是對家族、對村落的深厚情感的傳遞。這些古老的習俗,如同一串串珍珠,串聯起雲丘山人對生活的美好願景與期盼。它承載着當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更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冰雪雲丘 開創發展新局面
如果說自然風光和民俗文化是雲丘山的兩張名片,那麼冰雪經濟則是近年來雲丘山發展的新引擎。隨着冬季旅遊熱度飆升、冰雪運動愈發普及,雲丘山憑借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一躍成為冰雪經濟的「寵兒」,冰雪經濟版圖中的耀眼新星。
雲丘山滑雪場規模較大,雪質細膩柔軟。四條難度各異的雪道蜿蜒而下,無論是渴望挑戰極限的滑雪高手,還是初次踏上雪板的新手,都能在這裏找到屬於自己的滑行軌跡。專業齊全的滑雪設備,從雪板、雪鞋到雪杖,一應俱全;專業教練團隊貼心相伴,為不同水平的遊客量身定制教學方案,助力他們暢享冰雪樂趣。年輕人在此追逐速度與激情,親子家庭也能在雪地裏共享溫馨歡樂時光。
依託獨特山體結構發展起來的冰雪經濟,為雲丘山景區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當地就業創業機會大幅增加,不少在外漂泊的年輕人懷揣專業知識與技能回歸故土,投身冰雪產業。他們或搖身一變成為專業滑雪教練,傳授滑雪技巧,或擔任場館管理員,保障雪場有序運營,有的開辦民宿、特色餐廳,用周到服務與美味佳餚款待八方遊客。這些年輕人的回歸,讓雲丘山在冰雪經濟的浪潮中強勢「出圈」,知名度與影響力與日俱增。
雲丘山自然與人文交融的勝地,更是時代思想碰撞的前沿陣地。去年1月13日,第十屆新華網思客年會(山西)在雲丘山盛大啟幕,「中國經濟的下一程:以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引發廣泛關注。同年11月9日,新華網思客年會再度選址雲丘山,以「中國經濟的下一程:塑造新動能 釋放新活力」為主題,續寫思想盛會的精彩篇章。
雲丘山靜靜見證着這兩場年會的召開,這座承載千年歷史文化的古老山脈,在現代思想浪潮的衝擊下,傳統與創新激烈碰撞,迸發出絢麗火花。連綿峰巒與縹緲雲海為證,各界精英匯聚於此,深入剖析宏觀經濟走勢,積極探討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思維的交鋒與觀點的分享,為時代發展源源不斷地注入新活力。此刻的雲丘山,早已超越自然奇觀的範疇,躍升為思想交流的高地。在它的見證下,思客年會凝聚的智慧結晶,必將化作推動社會進步的磅礡力量,在時代的浩瀚長河中鐫刻下深刻印記。
雲丘山,是臨汾高質量發展歷程中的生動註腳。它以自然之美吸引八方遊客,以民俗文化傳承城市記憶,以冰雪經濟開拓發展新局,以思想盛會匯聚時代智慧。在雲丘山的蓬勃發展中,我們看到臨汾文旅產業的無限潛力,看到傳統文化與現代經濟融合的強大動力,也看到臨汾在新時代浪潮中向「三個努力成為」奮鬥目標,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堅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