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皇城相府:古今同輝 山水人文彰顯晉風雅韻

●皇城相府全景圖。
●皇城相府全景圖。

●海會書院雙塔。
●海會書院雙塔。

●相府莊園。
●相府莊園。

●皇城相府河山樓。
●皇城相府河山樓。

●郭峪古城。
●郭峪古城。

●遊客中心。
●遊客中心。

●皇城村重陽節活動。
●皇城村重陽節活動。

●「迎聖駕」表演。
●「迎聖駕」表演。

●皇城「盛世八音」。
●皇城「盛世八音」。

●皇城相府廟會盛況。
●皇城相府廟會盛況。

●九女仙台。
●九女仙台。

  20多年前,國產史詩級歷史劇《康熙王朝》在海內外掀起觀影熱潮,在內地、香港、台灣創下極高收視率。作為主要取景地,皇城相府被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鄭孝燮兩位老先生盛讚為「中國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吸引海內外遊客前來打卡,感受延續在文化巨族骨血裏的智慧,體驗太行山深處古村群煥新彩,增強醇正家風涵養的中國文化自信。

  文:楊奇霖

  皇城相府位於山西省東南部的晉城市陽城縣皇城村。皇城相府,原名「中道莊」,清朝時由康熙賜名並親筆御書「午亭山村」。後因康熙皇帝兩次於此下榻,故名「皇城」,俗稱「皇城相府」。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明清兩代,生活在這座相府內的陳氏家族,科甲鼎盛,人才輩出,著述繁多,冠蓋如林,有著作流傳至今的詩人達36位,曾出現過41位貢生,19位舉人,並有9人中進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的美譽。

  全國人大代表,皇城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皇城相府集團董事長陳曉拴介紹,皇城村緊緊抓住改革開放政策機遇,根據自身資源、人才、技術等條件,提出「煤炭打基礎、旅遊創品牌、高新產業求跨越」的總體產業發展思路,通過構建多元產業體系,促進產業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將村集體企業皇城相府集團打造成為集煤炭、旅遊、製藥、制酒、建築地產及其他產業六個產業板塊,6,000餘名員工,總資產100多億元(人民幣,下同)的現代化企業集團。力爭到2030年,經濟收入突破50億元,煤與非煤產業各佔50%,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和高質量發展持續奮鬥。

  同時,皇城相府先後獲得「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十佳小康村」、「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全國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最佳旅遊景區」、「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旅遊系統先進集體」、「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休閒旅遊)」等榮譽桂冠。

  農林文旅康融合 日接待3萬人次

  國家5A級景區皇城相府生態文化旅遊區包含皇城相府、九女仙湖、相府莊園及4A景區郭峪古城、海會書院、蟒河景區等六個景區。建有皇城相府和蟒河兩個大型遊客接待中心,有相府賓館、相府貴賓樓、相府莊園酒店、明秀苑酒店、H酒店、雲酒店和位於太原綜改示範區的漫心酒店等7個旅遊接待酒店。

  圍繞「吃住行、遊購娛、商養學」全產業鏈,皇城相府深入實施了大景區品質提升工程,總投資超15億元,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周邊環境整治、景區內部提升、演藝業態提升、宣傳營銷推廣等五大類23個子項目,逐步把3.6萬平方米核心景區建設成為覆蓋全域23.5平方公里的國家休閒旅遊度假區,實現「由2小時遊變2日遊,日接待3,000人次變3萬人次」的提升目標。目前,郭峪古城和海會書院提升為4A級景區,「郭峪不夜城」成為夜經濟品牌,溝底村康養中心即將投入運營,樊山景區正在開發建設中,形成了農林文旅康融合發展的大景區、大旅遊格局。

  2024年,皇城相府生態文化旅遊區接待遊客200萬人次,旅遊直接收入1億多元,綜合收入達3億元,帶動發展各類商戶、農家樂300多家,安排就業3,000餘人,有效促進村集體經濟持續增收和村民普遍就業。

  五村共建 共奔富裕路

  2018年,皇城村與周邊四村簽訂了「五村一體化發展合作協議」,系統整合周邊旅遊資源,構建五村旅遊產業聯盟,形成「1+4」連片發展的「大旅遊」格局。比如,郭峪村有獨具特色的明代建築群,被專家譽為「中國鄉村第一城」;大橋村有唐王賜匾、宋帝題額、傳承千年的古剎海會書院;史山村有華陽山森林公園,可開展戶外拓展、採摘園;溝底村的橡樹灣農莊,可以發展生態康養產業。

  在統一規劃下,五村建起了文化產業聯盟,以皇城相府為核心景區,村與村之間的功能錯位、優勢互補,帶來共同發展的同時,也正加快打造一個集古堡探秘、民俗體驗、山水觀光、文化溯源等於一體的國際旅遊度假區、世界一流風情生態小鎮。

  此外,相府酒業作為山西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晉城市級重點龍頭企業,建有全國首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規模化蜂蜜酒生產線,年產蜂蜜酒5,000噸,擁有四項國家發明專利,獲30多項國家級和省、市級榮譽,在法國巴黎國際葡萄酒、烈酒大賽中獲得六個金獎和兩個大金獎,匠心打造「中華蜜酒產業示範基地」和「中華蜜酒典範品牌」。相府酒業每年消耗蜂蜜上萬噸,可帶動當地及周邊1,500餘戶蜂農增收,解決500餘人就業。

  傳世古建 溢出美學

  郭峪古城是一座唐初建置、明築城寨的古城堡式村落。古城依山傍水、城牆雄偉壯觀、城頭雉堞林立、城內豫樓高聳、古廟莊嚴、官宅講究、民居典雅,是中國鄉村獨具特色的古代建築群。從明朝中葉至清初,這裏走出過25位舉人和16位進士。

  城內保存完整且最具代表性的有:始建於元至正年間的湯帝廟,為全國村落廟宇中少見的九開間建築形式;33米高的「豫樓」,戰亂年間可容納千餘人避難;長達1400米的明代古城牆,因內側建有三層密密麻麻627.5眼藏兵洞,故稱「蜂窩城」;皇城陳氏家族九世祖居「西都世澤」、「容安宅」和「老獅院」;「科第世家」、「連升三級」的張好古故居「小獅院」;「兵垣都諫」、「祖孫兄弟科甲」的張家七宅;俠義豪商王重新叔侄的王家十三院等。

  海會書院始創於隋代,原是一座唐宋帝王兩賜名額的千年古剎。景區內的標誌性建築是「海會雙塔」,拔地擎天,傲然屹立。其中,小塔舍利塔,塔身向西傾斜,卻千年不倒,所以被稱為「中國的比薩塔」;大塔如來塔,因塔身雕刻設計玲瓏精緻,琉璃裝飾奢華美觀,下三層圍築城堡式高牆,第十級懸空可憑欄眺望,故被專家讚譽為「國之珍寶」,是我國「北方樓閣式塔中的唯一佳例」。

  「東方第一雙城古堡」 依山就勢錯落有致

  皇城相府是建於明清時期的官宦宅居建築群,為清代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康熙字典》總閱官、輔佐康熙皇帝半個世紀之久的一代名相、《大清相國》主人公陳廷敬的故居。

  皇城相府被譽為「東方第一雙城古堡」,整個建築由內城和外城兩部分組成。內城系明代遺構,外城為清代所建。內外城牆總長達780餘米,平均高度12米左右,寬度在2.5與3米之間,總佔地面積為10萬平方米,有大型院落16座,房屋640餘間。

  內城(原名斗築居)與外城(中道莊)緊密相連,渾然一體,為依山而建的全封閉雙城堡建築群。外觀,城中有城,順物應勢,蔚然壯觀;其內,庭院錯落,曲徑通幽,博大精深。總體特點是: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層樓疊院,錯落有致,且將明代建築與清代建築巧妙結合,集古代民居、官宦宅邸、廟院宗祠、書院學堂、防禦工事等多種功能為一體。再加之典雅別緻的磚雕、木雕、石雕藝術裝飾和大量皇家御賜牌匾、物件之遺存,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穿行藝境 美輪美奐

  2003年,皇城相府推出的大型開城儀式「迎聖駕」表演,是模擬康熙皇帝御駕光臨皇城相府看望老師陳廷敬的大型實景劇。該劇表演人數達130人,於2012年獲得山西省「優秀文化產品」榮譽稱號。

  此外,《編鐘樂舞》節目以悠揚韻律、曼妙舞姿,帶您領略古典藝術之美;《再回相府》作為全國首部「明清古堡實景融入劇」,淋漓盡致展現一代名相陳廷敬的心路歷程及陳氏家族六百年綿延的秘密;《淮水清》、《盛世八音》等節目,或清新婉轉,或激昂澎湃,奏響華彩樂章。

  據悉,皇城「盛世八音」源於上黨八音會,萌芽於先秦,形成發展於明清,於2006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皇城相府藝術團藝術家主要使用鑼、鈸、笙、蕭、笛、管等八種樂器演奏,曾受邀到北京、天津、內蒙、重慶、湖北、台灣、香港等地演出。

  「北方的江南」 果蔬香風光好

  皇城相府莊園有「天然氧吧」、「世外桃源」、「避暑山莊」之美譽,是國家5A級景區、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五星級園區、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全國青少年農業科普示範基地、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

  這裏生態美、風光好、果蔬香,建有「六館六園一場」(「六館」,即珍奇花卉館、熱帶風情館、奇特瓜蔬館、芳香養生館、秀美陽城館、非遺研學館;「六園」,即農耕體驗園、四季採摘園、梅園、櫻花園、奇樹園、娛樂園;「一場」,即童心牧場),堪稱「北方的江南」。

  譬如,在熱帶風情館,您可欣賞48種熱帶、亞熱帶珍稀植物,14種南方水果、10餘種沙漠植物和40多種寵物精靈;奇特瓜蔬館水培西紅柿樹掛果2萬多枚,巨型南瓜500多斤,紅薯無土空中掛;您可三季賞花、四季採果、春耘秋收,享受水漂流、高空鞦韆、卡丁車、逗萌寵等休閒娛樂……

  禮義傳家 立品為先

  康熙皇帝曾作詩,表彰老師陳廷敬的風度,「橫經召視草,記事翼鴻毛。禮義傳家訓,清新授紫毫。房姚比就韻,李杜並詩豪。何似昇平相,開懷宮錦袍。」

  陳氏家族是一個禮義之家,傳承尊儒重道的家風、耕讀並舉的家風、積德行善的家風、清正廉潔的家風。陳氏家訓立自明弘治年間陳氏三世祖陳秀,他曾寫了不少教子詩詞,教育子孫養成良好生活作風、努力讀書,影響深遠。陳廷敬的父親陳昌期認為,讀聖賢書,應當以立品為先,次及舉業,即先道德而後文章。

  陳廷敬為了對子弟進行孝悌思想教育,還專門編寫了《孝經刊誤述釋》一書,作為家塾中的教材,讓陳氏子弟學習。陳廷敬曾說:「迄今予家食醇厚和平之福者,實肇於此也。」

  峽谷風光 妙境天成

  九女仙湖迤邐於青山峽谷之間,主要景觀有屹立於水中如中流砥柱的九女仙台;被稱為「海眼」的黑龍潭;適於休閒養生的小澗河峽谷;山西第一大泉——延河泉;亞洲第一火力發電廠——陽城電廠提水工程;自助攀巖、挑戰極限的雲嶺絕壁及雪瀑飛瀉的杜河大壩;涼爽刺激、樂翻天的親水遊樂園;驚險奇幻的山間3D滑道;與水零距離接觸的愛心親水池、泡泡機;浪漫粉紅沙灘、三生三世十里桃林等粉色愛情系列打卡點;人力過山車、滾筒等親子體驗項目。

  九女仙湖因傳說中玉皇大帝的第九個女兒居於湖中的九女仙台,又常在湖中沐浴、遊玩而得名。文人墨客流連娛遊此地,留下了「太行多勝境,無乃此為尤」、「孤峰磐石上,四顧大河橫」等佳句。

  蟒河生態旅遊區,森林覆蓋率92%以上,素有「山西動植物資源寶庫」之稱,共有動物285種,種子植物882種,包含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金錢豹、金雕。蟒河山水,鬼斧神工,妙境天成,系我國東部唯一的鈣化型峽谷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