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天籟敦煌樂團首度歐洲巡演 助力文化交流

香港文匯報訊 日前,香港天籟敦煌樂團首次遠赴歐洲,成功在倫敦和巴黎兩大文化藝術重鎮演出多場音樂會,並舉辦交流活動,反響熱烈。是次歐洲首演標誌着樂團在推動中外文化交流和傳承敦煌古樂方面踏上新里程。
2月21日,樂團在大英圖書館舉行首場演出,在圖書館所舉辦的「絲路綠洲——古代敦煌生活」展覽閉幕典禮中,樂團特別呈現為此創作的全新曲目,90分鐘的演出掌聲如雷。
香港天籟敦煌樂團創辦人紀文鳳於大英圖書館歡迎會上表示:「我們非常榮幸能夠將敦煌的豐富文化帶到倫敦和巴黎。樂團自2018年成立以來,分別在香港、內地及東京舉辦超過60場音樂會。今次有機會向歐洲觀眾以音樂呈獻中國舉世矚目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敦煌,更是難能可貴和極具意義。樂團的使命和目標是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和向世界推廣敦煌的璀璨文化遺產。」
香港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處長羅莘桉亦表示:「香港天籟敦煌樂團今次的演出展示了跨越語言和文化界限的音樂力量,促進國際友誼。香港充滿活力的文化景觀,為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願景提供了良好基礎。」
當地媒體對音樂會反應熱烈,在《歐洲時報》的採訪中,英國觀眾塞格斯表示,音樂結合壁畫的視覺藝術表達很新穎,尤其是《大唐禮讚》將壁畫中的禮樂盛景與現場樂器相對應,是穿越千年時空的致敬和傳承,令人心潮澎湃和感動。另一位在英國文博機構工作的愛瑪表示,樂團以現代音樂手法演繹敦煌古樂譜令人驚嘆不已,真心希望香港天籟敦煌樂團可以在更大的舞台演出。
其後,樂團分別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2月22日)及倫敦大學學院(2月23日)表演並舉行交流活動,與師生共同熱烈討論樂團根據藏經洞(敦煌莫高窟第17窟)內發現的樂譜而創作的曲目,並深入探討敦煌壁畫,以及壁畫中描繪的古代樂譜和傳統樂器。
最後一站,樂團應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之邀(2月25日),為當地文化界演奏敦煌天籟之音,深深打動法國觀眾。法國音樂家安托萬回應巴黎中國文化中心的採訪時稱讚道:「《水鼓子》與《莫高精神》的創新演繹令人耳目一新,充分展現了東西方音樂元素的巧妙融合。」文化交流工作者弗朗索瓦·馬丁則表示:「傳統古譜與現代音樂語言的結合令人驚嘆,給古老的旋律賦予新生命。 」
音樂會上演出的十首原創曲目均由樂團的駐團作曲家甘聖希和朱啟揚所創作,敦煌壁畫、雕塑及其背後的文物與故事啟發了他們的創作意念。為了提升視聽享受,音樂會更配合動畫視覺,讓觀眾沉浸於令人震撼的敦煌藝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