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界積極投資創科 搶佔國際創新制高點

  盧金榮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昨日出席港澳地區全國政協委員聯組會並發表講話,指出要擔當起新時代「一國兩制」實踐的重要使命,築牢維護國家安全屏障,鞏固提升港澳獨特地位和優勢,推動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更大貢獻。他希望各位委員再接再厲、奮發有為,共同書寫港澳繁榮發展的新篇章。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多項創科發展任務,香港需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加快對接國家創科規劃部署,用好河套合作區的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聚寶盆」條件,香港工商界也要積極投資創科,搶佔國際創新制高點。

  丁薛祥昨日參加港澳地區全國政協委員聯組會,與港澳委員共商國是並發表講話,指導香港「一國兩制」不同方面的發展,鼓舞了香港社會各界拚經濟、謀發展的信心和士氣。

  擔當國家科技「戰略支點」

  全球科技競爭日益激烈,創新科技已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能力輻射帶動作用。在國家支持下,香港不但要成為國際前沿技術的「轉化樞紐」,更要擔當國家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支點」。

  從國家創新發展看,企業家作為創新源泉和增長動力的角色日益重要,帶動國家經濟增長。DeepSeek的成功充分印證企業家對創新發展的強大推動力。創新發展需要技術研發和資本投入,這都需要企業家的參與和經營。香港工商界對接國外創新資源,具有國際化優勢,不僅可以更快更準掌握外國前沿科技理念和市場動態,而且可以靈活投融資創新產業,調配資源推動創科和產業更好結合。香港工商界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抓準市場對創新產品的新定位和新需求,結合國家創新政策陸續出台的重大利好,與內地民企「走出去」,推動更多優質國貨品牌化、市場化、國際化,香港創新發展將大有可為。

  「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破解深港兩地科創要素流通壁壘、構建新型跨境創新共同體,是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資源的「聚寶盆」。香港依託河套合作區合作平台,把握好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機遇,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產業協同」的全鏈條創新生態,加強中試布局,持續優化創新產品,吸引更多國際創新資源和人才進駐,有利打造全球創科新高地,搶佔環球創新制高點。

  運用國際資源配置優勢

  香港的創新優勢,在於國際化、前瞻性強。香港加大對創科的投入,運用國際化資源配置優勢,搭建跨區域產學研協同平台,將大灣區製造業場景優勢與香港基礎研究能力深度結合,共同攻克關鍵技術,以培育新質生產力,將更彰顯香港在「一國兩制」的獨特創新優勢。

  在全球產業鏈與供應鏈加速重構的背景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為香港工商界指明發展路徑。香港需配合國家戰略全局,將創新科技、香港品牌、制度優勢三大新質生產力要素深度融合,在新型工業化進程中構建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突破、未來產業布局的協同發展格局。其中,要運用香港國際化的檢測認證體系、市場策劃能力和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從研發設計到國際標準對接,從品牌塑造到跨境合規管理為內地製造業全鏈條賦能,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中國品牌」躍升,在鞏固香港國際貿易中心地位的同時,助力中國未來產業和創新產品揚帆出海。

  我國人工智能企業DeepSeek推出人工智能平台後,美國企業家馬斯克旗下人工智能初創公司xAI已發布宣稱「地球最聰明的AI大模型」Grok3。人工智能領域的全球競爭正在加速。大灣區需要加快整合國內外優勢資源,香港發揮自身條件,更在其時。未來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和應用,助力國家更快更好應對環球創新市場變化,香港將在融入國家發展的過程中,實現創新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