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淺談】下一個十年 企業財務管理之關鍵
陸宏立 理大工商管理博士、香港銀行學會會士、上市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
上一個十年,企業財務管理部門削減成本約三成,而下一個十年,焦點則為達至更高的效率及質素。為此,財務管理專業人員需要調整他們過往思維的次序。有四個方面,對於他們提出精闢的灼見、理順工作流程及制訂決策,至為關鍵。
宜採納新科技 提升效率
首先,將視野放在更廣闊領域。許多大企業的會計效率已大為提升,但涉及財務管理之戰略層面,例如財務策劃及分析、資本結構之優化、財務風險管理,則其質素尚要作進一步的改善。運算力、機器學習及人工智能之進步,可以將其應用於複雜的項目,如監察財務及業務可持續性風險。財務人員之時間最好花在驅動業務發展的分析上。企業可以制訂企業層面之策略,採納一系列新科技,鼓勵財務部門和其他部門協作。
其次,確立財務部門統領數據。全球的數據正以幾何級數增長,而財務部門用於創造競爭優勢及合規的數據也是如此。因此,它要過濾越來越多的數據,形成真理的單一來源,以提供可運作的數據及分析給企業內的其他部門。它要制訂整體的數據管理策略,以規範所有數據的收集、儲存、採用等。
再者,改善企業決策。據麥肯錫兩年前的一項調查,超過一半的首席財務官打算採用先進分析法,以改善現金流量的準確性。一家北美消費公司,正建立一預測工具,由財務部擷取及分析各類數據(包括宏觀經濟情況、人口結構等),以厘定價格。財務部亦負責帶引如何改進績效表現的討論。
需擁更強溝通協調能力
最後,重訂財務運作模式,引入新能力。財務部門正走向新的運作模式,動態地、快速地調整工作,用不同方式安排完成工作,並打破阻礙財務人員與其他部門人員交流的藩籬,以便聚焦於企業最迫切和最需要關注的課題。
內地《財務管理》雜誌早前有一篇文章,提到人工智能對管理會計師的影響是變革性的。它將改變他們在企業內外的角色定位,需要擁有更廣泛的知識和技能,有團隊精神,善於和別人溝通。他們作為企業的維護者,需要對業務和商業環境有深刻認識,並且具備變革管理的思維。
香港作為國際財會中心,亦宜乘上這列快車。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