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90後」陶藝家許澤榮:盼瓷器藝術新品燃爆全球


蛇年春節剛過,廣東潮州「90後」藝術家許澤榮一邊忙着創作燒製窯變瓷器,一邊馬不停蹄地開展調研,了解陶瓷工藝人才隊伍現狀,醞釀提出有關傳統工藝傳承和發展的建議。許澤榮雖然年輕,卻已是潮州知名陶藝家。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他日前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分享履職心得,表達了他的新期盼。
潮州有着「中國瓷都」美譽,陶瓷工藝薪火不斷,千年相傳。「自幼,我便沉浸於家鄉無處不在的陶瓷氛圍之中,大街小巷瀰漫的泥土芬芳與窯火氣息將我牽引向陶瓷藝術世界。」許澤榮說。
在潮州市許澤榮窯變藝術館,眾多造型獨特、色彩絢麗的瓷器藝術品擺放在櫥櫃中。練泥、素燒土坯、施釉、燒窯、修底……一塊塊瓷土經許澤榮的手,變幻出精美的窯變瓷器。
2008年因北京奧運會與窯變瓷結緣後,許澤榮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創辦了這家藝術館。在經歷了無數次攻關實驗失敗後,他最終探索出的當代潮州窯變陶瓷藝術,被譽為「釉與火的結晶」,其窯變瓷器作品有着「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特點。
平常,該藝術館會舉辦各種線下活動,邀請民眾特別是小朋友、年輕人體驗捏泥巴、上瓷釉、燒瓷器。同時,許澤榮通過視頻直播的方式,把窯變瓷器創作過程中的艱辛、樂趣分享出去。「以往人們總覺得瓷器工藝很神秘,其實也是很好玩的。」許澤榮表示,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傳播方式,可以在更多人心中種下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
望政策扶持培養工藝人才
許澤榮深知陶瓷手藝人成長的不易,也通過與其他工藝大師的交流,了解到目前工藝美術人才培養存在多重困難。去年全國兩會期間,他建議以多途徑培養非遺傳承人才為核心,推動非遺創造性轉化與系統性保護;結合農村發展需要,以工藝美術為載體整合鄉村資源,打造鄉村新型發展空間。相關建議得到有關部門的關注,為廣東乃至全國非遺保護、鄉村振興提供了有益借鑒。
許澤榮持續關注陶瓷工藝傳承人才青黃不接這一老難題。「傳統手工藝的傳承出現了斷層問題,而且比較嚴重。」在調研中,許澤榮發現,江西景德鎮、湖南醴陵、福建德化、廣東潮州等地陶瓷工藝發展勢頭良好,但存在的問題也比較凸顯,其中就包括傳統工藝人才培養成本高企。「一名學生在學習技藝的過程中,要耗費很多材料、費用和時間,最後還不一定能出師,這就成為傳統工藝傳承面臨的最大現實問題。這需要大家來探討研究解決,國家再出一些政策扶持,讓年輕人掌握傳統手藝。」他說。
今年全國兩會,許澤榮打算提出建議:從國家層面加強對傳統工藝人才培養、載體建設、品牌培育、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扶持鼓勵,通過「科技化」「藝術化」「多元化」的創新路徑,讓傳統技藝在新時代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許澤榮還準備在廣州、深圳等城市,全力打造集展示、交流、創作、交易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瓷器藝術綜合平台,為更多的藝術家提供更廣闊的展示舞台。
在創新傳播方式方面,許澤榮做了新嘗試。去年,他在小紅書、抖音等網絡社交平台對窯變瓷器作品進行展銷,獲得巨大的流量,「線上一年收到的傳播效果幾乎可以頂得上線下十年,這讓我們感到很意外。」
近年來,許澤榮創作的多件窯變瓷器作品被作為禮品,贈予外國元首。他希望創作出更多優秀作品,讓世界進一步認識當代中國藝術陶瓷。「中國瓷器在古代就深受西方社會喜愛,相信今天我們能做得更好。」許澤榮認為,要堅定中華文化「走出去」的自信,在作品中融入更具中國特色的元素。他進一步舉例說,近期火爆「出圈」的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就是把中國元素發揮到了極致,一步就爆火,而且成功推向了海外。他期盼,中國瓷器界也能做出一兩款燃爆全球的藝術作品。 ●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