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暴找數】口岸爆炸案專家作供:兩裝置同放可增破壞力


8人涉於2020年初醫院及口岸爆炸案,昨日在高等法院進入第六十五天審訊。控方專家證人、爆炸品處理課警司盧秉善(Adam Alexander Roberts)繼續作供,指他於2020年2月2日在港鐵羅湖站處理兩個設計相同的簡易爆炸裝置,估計兩個裝置原本是要放置在不同地點,以造成多人傷亡或重大物質損害的「精密襲擊」,現在兩個爆炸裝置若放在一起,運作時雖有可能破壞另一裝置,但可提高破壞或傷亡的成功率。
控方昨日展示羅湖站爆炸案警方檢取的證物相片,包括玻璃瓶、橙色電線、黑色膠貼和電路板等。盧秉善作供時稱,該些證物在現場是接駁在一起,玻璃瓶內裝有約1公斤的低性能炸藥,可用無線遙控引爆。
控方引述盧秉善的專家報告指,該爆炸裝置因未妥善封閉,以至未能發生爆炸。他同意,並指該裝置設計不佳。法官陳仲衡追問以爆炸角度而言,該裝置設計不佳,但若目的是迅速燃燒,能否辦到?他同意可達到迅速燃燒效果,正如在現場檢獲的另一個已運作的簡易爆炸裝置。
盧秉善在另一專家報告中提到,他於2020年1月27日在明愛醫院男廁處理的土製炸彈,同年2月2日在羅湖站處理的簡易爆炸裝置,分別與警方同年3月在大角咀宏創方1008室發現的一個玻璃瓶,及在503室檢取的兩個玻璃瓶相似。503室兩個玻璃瓶內的混合物亦與羅湖站裝置內容物相似,均屬爆燃炸藥。
對在第八被告周皓文住所內檢取的聚安脂樹脂、次氯酸鈣等證物,盧秉善指,聚安脂樹脂可用來固定爆炸裝置上的電路組件及使其防水。次氯酸鈣是一種強力氧化劑,可用於製造炸藥;氧化鐵粉可用於製造鋁熱劑,產生數千度高溫,並被用作軍事或恐怖活動。
●香港文匯報記者 葛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