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把握重點

  盧民舉

  新的一份財政預算案的發表,必將引起廣大市民關注,議論紛紜。

  預算案封面湖水藍色,格調清新,活力充盈,憧憬着美好的願望。

  預算案把握重點。重點是綱,綱舉目張,其他問題就迎刃而解。

  本年度財赤872億。逐步紓緩財赤,是重中之重。只有這樣,才能有足夠資金投入各項基礎建設,搞活低空經濟、數字經濟、綠色金融,應付民生日常開支。

  預算案強調財政整合。將財政諸方面的重要因素有機地整合,必然切中內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對解決財赤大有裨益。此設想觀點新穎,意涵深刻,說明財政司司長能洞燭事物的本質,高瞻遠矚,統攬大局。

  確保北部都會區的建設,對促進本港經濟是重要的一環。預算案提出發債融資方案,符合實際的有效措施,切盼政府莫蹉跎歲月,盡快訂出方案,付諸踐行。

  搞好高科技創新,不僅有利於開發人工智能產品、清潔能源車輛產品,並且能帶動航運業、物流業、醫療衞生事業、酒店業、零售業、金融業的發展。預算案投放較多資金在高科技事業上,例如,預留十億元設立人工智能研發院。上述做法是明智之舉。

  本港與粵港澳大灣區有機融合,是重要策略。預算案提出繼續支持深圳前海區先行先試,將煥發盎然生機。

  關注民生,提高市民生活質素是德政。預算案提出下年度長者院舍照顧服務券將增至六千張,符合長者的願望。

  60歲或以上長者的2元乘車優惠計劃,預算案也提出了改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