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建言/積極引入外資 爭取早日加入RCEP

國務院總理李強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我們要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有學者認為,《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是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延續,香港要好好利用其作為國際都會的廣泛國際聯繫與國際接軌的制度為自己和國家開拓國際經濟合作空間。
深化與「一帶一路」國家關係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深化國際交往合作」在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中也曾提及,這是在「一國兩制」新階段下香港的重要任務之一。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可以在引入外資、協助內地企業到海外發展、人民幣國際化、「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走向國際、建設國際人才高地、建立國際法律調解中心、對外說好國家故事、推動經濟全球化等多個方面發揮作用,利用獨特優勢助力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的大戰略,為中國式現代化和民族復興作出新貢獻。
劉兆佳強調,中央支持香港發展,但香港都要證明對國家的價值。雖然受地緣政治影響,香港在西方發展空間受到壓縮,但特區政府要積極主動與其他國家尋求合作,積極引入外資,爭取早日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黃梓謙認為,「一國兩制」新實踐要求港澳為國家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貢獻,因此「深化國際交往合作」可以有幾個層面,包括:深化與過往聯繫不多的「一帶一路」國家關係;深化與傳統交往較多的國家關係,因應新國際形勢,可探索經貿以外的更多形式,例如教育、文化、體育等。此外,也要聯合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合作平台,如南沙、前海等合力面向國際,為國家發展大局、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貢獻。\大公報記者 義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