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樓建地面停車場 或增樓面面積豁免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下年度停推商業地,並考慮將部分用地改劃為住宅用途。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昨日表示,改劃住宅地何時推出須動態視乎市場反應;政府會檢視放寬標書條款,包括考慮毋須興建地底停車場亦可獲樓面面積豁免,目標於今年中完成檢視。
地產業界歡迎政府檢視地面停車場樓面豁免安排。有智庫認為,放寬標書條款有助提高賣地吸引力。\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
甯漢豪昨日接受電台訪問時舉例,今年度推售的沙田小瀝源住宅地皮市場反應好,所以有空間把鄰近石門的商業地改劃為住宅用途,但她強調即使改變用途,地皮於何時推出、是否放入賣地表等,會動態看市場反應。她重申,不考慮賣地與勾地並行的安排。
甯漢豪:不考慮賣地勾地並行
甯漢豪又提到,過去容許發展商建設地底停車場獲豁免納入樓面面積,是希望減少佔用地面空間,但近年越來越多聲音認為,建設地底停車場無論在時間、成本或環保考慮,或未必是最好,故政府現正進行檢視,研究將地面停車場納入豁免,目標於今年中完成檢視。她說,去年已經放鬆一些條款,「沒要求五層地底停車場咁多」,冀未來有一個較突破的檢視。
政府於2011年推出新的樓面豁免規定,私樓地面上蓋停車場最多只能獲豁免50%,而地底停車場則能獲豁免100%,不少發展商為取得全數豁免,在新項目改為興建地底停車場,但副作用是導致項目的建築周期及成本均增加。
2023年施政報告提出放寬停車場樓面豁免安排,私樓首兩層停車場設於地下、第3層設在地面,仍能取得100%樓面豁免,安排適用於在2023年12月31日或之後提交的所有新建項目入則申請。
政府去年賣地收入大減,多幅地皮流標收場。香港測量師學會早前建議政府,積極尋求縮短土地發展時間及降低建造成本,包括透過放寬地上停車場面積計算準則等,增加發展商投地意欲及買地出價。
發展商重視北都片區確定性
發展局正就北部都會區片區開發諮詢市場意見,目標是下半年起招標。
甯漢豪昨日透露,曾與銀行界及地產建設商會交流,聽取意見,業界重視片區的確定性,包括產業用地的具體類型、基建何時到位等,政府歡迎各界繼續提出意見,越具體仔細的意見越好。
至於交椅洲人工島填海工程,甯漢豪重申,香港過去曾承受土地不足的苦況,因此規劃造地必須持續進行。她說,人工島目前只是進行規劃和研究工作,未有基礎開展工程;至於已撥款的研究會繼續進行,強調有關研究不會浪費,因為無論日後人工島上有什麼,都要有策略道路及鐵路、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她說社會上有也有聲音,不要動輒煞停、急轉彎,要有延續性,而現時只是做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