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 園/勾股定理\蓬 山
中國郵政將在三月十四日,即國際數學日當天,首次發行《數學之美》特種郵票。不過,事情卻掀起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風波。二月份,郵政部門公布了設計初稿,四枚郵票主題分別是圓周率、畢達哥拉斯定理、歐拉公式、莫比烏斯帶。
其中,第二枚「畢達哥拉斯定理」引發熱議。最終,根據公眾反饋的意見,該郵票定稿更名為「勾股定理」,同時保留原稿裏「畢達哥拉斯定理」的英文標註(Pythagorean theorem),做到了中西合璧,實現了規範學術概念與大眾科普需求的雙贏。
勾股定理與圓周率,堪稱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古代數學成就。按《周髀算經》記載,周代的商高最先發現了「勾三股四弦五」。
但客觀來說,發現一個現象,與通過數學方法進行科學證明,是兩個概念。正如稱象的曹沖,與跳進浴缸的阿基米德,都認識到了浮力,但前者停留在了對表面現象的觀察,而後者將其提煉出普遍規律,即浮力定律。一般來說,中國古代科學偏重實踐工程應用,西方科學在抽象思維方面要更勝一籌。
古代巴比倫人也記載了三角形三邊之間的對應數字。而希臘的畢達哥拉斯,是有記載的第一個完成此定理數學證明的人。「畢達哥拉斯定理」因此成為國際數學界通行的名稱。其實,三國時的趙爽,也用數學方法完成了證明,但比畢氏要晚幾百年。
所以,對於「畢達哥拉斯定理」,大可不必「玻璃心」上綱上線到所謂「自我矮化」「崇洋媚外」。而中國郵政採用中英文結合的兩便方式,展現了中國文化的主體性,與學術交流的開放性。
勾股定理和畢達哥拉斯定理,是跨越時空的智慧共振。真理如同陽光,既照耀長安城的日晷,也照亮雅典學院的長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