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零距離/梳子 杯子 句子 大會細節很貼心

  左圖:大會堂洗手間特意準備的小木梳。\大公報記者張寶峰攝;右圖:人民大會堂細心地提供茶水服務。\大公報記者冀萍攝
  左圖:大會堂洗手間特意準備的小木梳。\大公報記者張寶峰攝;右圖:人民大會堂細心地提供茶水服務。\大公報記者冀萍攝

  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既是釋放重要政策訊息的信源地,同時也是透視國家政治風貌的百葉窗。今年兩會上,大公報記者驚喜地發現,一向嚴肅莊重的人民大會堂,竟然也變成了「細節控」,通過一處處貼心的服務,為代表委員和中外媒體提供了諸多便利,讓整個大會洋溢着暖暖的體驗感。

  參加如此盛會,每位與會者都希望能以莊重的儀容、昂揚的風貌亮相。大公報記者注意到,為了讓與會者能以最佳的狀態參加大會,今年的大會堂特意在洗手間盥洗台上準備了許多小木梳。對鏡整理儀裝,相信能讓人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每年大會堂裏,各國各地記者的提問都是此起彼伏,代表委員的回答也是不絕於耳。所以「口乾舌燥」也是兩會現場一道「常態化的風景」。為此,大會堂服務組周到地為與會者備好了紙杯,配上綠茶、花茶、白開水,便於大家按喜好即取即用,可謂貼心到位。

  3月5日,隨着全國人大會議開幕,人民大會堂三樓成了中外媒體「新聞大戰」的「主戰場」。臨近上午9時,當大公報記者坐定後,身後仍有一些記者在「考察」機位,找尋最佳拍攝角度。正在眾媒體糾結不定之際,一位身着正裝的小哥立即趕到「現場」,為記者們指點:「這裏適合攝影」「拍照坐在這邊就行」……一句句貼心的指引,迅速解決了記者們的難題。不得不說,大會堂真正變成了妥妥的「細節控」。

  參加今年兩會的媒體同行普遍覺得:一個梳子「不小」,一句提示「走心」,一杯茶水「很甜」,這樣的兩會自然也讓與會者的狀態更加飽滿,同時彰顯了中國式民主政治活動現場的「接地」與「溫度」。\大公報記者張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