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穩進向前 香港乘勢對接自強

  姚志勝 全國政協常委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

  國務院總理李強所作政府工作報告,強信心、促發展、穩預期,強調經濟「穩」的態勢鞏固延續、「進」的步伐堅實有力,提出適度經濟增長目標、部署今年十大任務,務實推動「十四五」規劃順利收官、「十五五」良好開局。今次報告,改革成為重要關鍵詞,啟示香港革新需與時並進,對接國家重大規劃部署。報告支持香港深化國際交往合作,香港未來在創新、外貿、盛事等方面發揮國際化內外聯通優勢,加強與台胞台企走向國際,用好國家支持,將促進自身更好發展。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昨日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發表政府工作報告。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發展中國家,中國經濟發展形勢一直備受關注。今次報告,以實實在在的成績總結和未來部署,指明了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向好的總體態勢。

  國家經濟長期向好趨勢沒變

  國家發展歷程在過去一年很不平凡,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持續加深,國內長期積累的一些深層次結構性矛盾集中顯現,但中央疊加施策,因時因勢加強和創新宏觀調控,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大力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仍能順利完成。政府工作報告以「穩」的態勢鞏固延續、「進」的步伐堅實有力兩句話來總結國家經濟運行總體情況,精準概括了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有力說明國家經濟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體現了中國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和內在邏輯,彰顯了中央保持戰略定力和堅定信心,朝着既定方向穩步前進。

  國家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任務十分繁重,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指出這既是穩就業、防風險、惠民生的需要,也有經濟增長潛力和有利條件支撐,並與中長期發展目標相銜接,突出迎難而上、奮發有為的鮮明導向。事實上,在經濟面臨困難和挑戰的時候,信心往往比黃金還寶貴,當前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複雜嚴峻形勢,5%左右的增長目標設定,充分釋放了我們國家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積極信號。今年的政府工作部署,便將通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雙輪驅動,為內需擴張和結構優化提供更為穩定的宏觀環境,穩住未來經濟增長,積蓄更多發展動能。

  綜合今年報告,特別注重高質量、抓改革、惠民生、強信心,改革更成為報告中特別重要的關鍵詞,全文共出現了40多次,具體部署推動有效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等標誌性改革舉措加快落地,在消費投資、教育科技、「三農」工作、生態環保、社會事業等部分也都提出了改革任務要求。這是對香港發展的重要啟示。香港必須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不僅以改革思維看待香港的發展問題,提出新觀念新方法促進經濟社會向前發展,而且要按照國家改革新形勢推動香港各項發展革新,才能更好對接國家重大規劃部署,把國家改革紅利轉化為香港發展動能。

  推動國家創新產品市場化國際化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等十大任務,為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謀篇布局。這些國家重點任務,都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對接點。今年報告特別指明支持香港「深化國際交往合作」,香港在國家支持下將能更好發揮「一國兩制」下的國際化優勢,在國際舞台上展現更大作為。

  報告提出,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以科技創新培育增長新動能。我們國家創新引領全球科技發展,搶抓前沿創新高價值經濟領域。香港未來要更好發揮在創新發展的國際優勢,加快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建設,結合國家陸續出台的優惠政策措施,推動創科和產業更好結合,用好香港國際市場平台、豐富營銷經驗,抓準市場對創新產品的新定位和新需求,推動國家創新產品市場化、國際化。

  面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等挑戰,報告提出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穩外貿穩外資,推動高水平雙向對外開放不動搖。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可更好發揮「內聯外通」獨特優勢:一方面,需要抓緊國家對外貿易高速增長新常態,以專業的商貿服務搭建橋樑,在「引進來」和「走出去」挖掘更多業務增長點;另一方面,要以舉辦國際盛事為主軸,配合不同外訪、新媒體等多元方式多管齊下,加強在國際層面講好「一國兩制」故事,更多向海外人士展示國家和香港良好的發展前景。

  報告在涉台部分強調,要堅持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這彰顯國家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強大意志和堅定決心,兩岸同胞反「獨」促統,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擋動搖。值得注意的是,「完善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首度寫入報告,國家對台政策和交流機制將更完善細緻。香港作為對台交流交往的特殊重要平台,未來要加強與台灣之間的兩地貿易、文化、教育的民間活動,助力台胞台企把握國家發展機遇,帶動香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