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多招助社福機構節流 准留起儲備五六年加以善用 鬆綁措施力求維持服務質素

●特區政府將採取一系列鬆綁措施,包括容許社福機構儲起儲備5年至6年加以善用,以及減少可能重複的匯報、合規要求等。勞工及福利局Fb圖片
●特區政府將採取一系列鬆綁措施,包括容許社福機構儲起儲備5年至6年加以善用,以及減少可能重複的匯報、合規要求等。勞工及福利局Fb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宣布加大「資源效率優化計劃」的力度,受一筆過撥款資助的機構至2027/28年度,累計要減7%開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昨日在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在179間受一筆過撥款資助的機構中,有58間大型機構要減7%、121間小型機構減3%。政府同時會採取一系列鬆綁措施,包括容許社福機構儲起儲備五六年加以善用,以及減少可能重複的匯報、合規要求等,希望大家要想辦法維持服務質素。

  孫玉菡日前邀請179間營辦津助福利服務的機構舉行簡介會,講解勞福局/社署為支援機構實施計劃而推出的四項支援安排:

  第一,社署會悉數承擔179間機構本來於2025/26年度須額外再削減1%的經常撥款額,讓機構有充分時間為實施經調整的計劃作好準備。2026/27年度,社署會與121間於2024/25年度獲暫定整筆撥款額少於5,000萬元的機構,平均分擔本來須於2026/27年度額外削減的2%經常撥款額。由2027/28年度起,這些機構須再額外削減2%的經常撥款額,即累積削減3%經常撥款。

  就58間於2024/25年度獲暫定整筆撥款額5,000萬元或以上的機構,連同原本於2025/26年度累積削減3%的經常撥款額,須在2026/27及2027/28年度分別再額外削減2%的經常撥款額。

  在實施上述支援安排後,三分之二的機構(即於2024/25年度獲暫定整筆撥款額少於5,000萬元的機構)本來須削減合共7%經常撥款額,其中4%將由社署長期承擔,機構則須自行承擔餘下的3%。

  第二,社署已於去年通知於2024/25年度獲暫定整筆撥款額5,000萬元或以上的機構可保留多出整筆撥款儲備上限的款額,為期3年。社署會加強措施,以進一步增加這些機構運用整筆撥款儲備的彈性及確定性,把特別安排延長3年至2028/29年度,並將措施延伸至所有在2024/25年度獲暫定整筆撥款額少於5,000萬元的機構,讓它們亦可在2024/25至2028/29年度期間,保留並靈活運用多出整筆撥款儲備上限的儲備,以作更有效和長遠的財務規劃安排。

  優化協議內容 減省行政工作

  第三,社署將由2025/26年起為機構在運用政府資源上提供更大的彈性,如機構獲得其他政策局/部門特定基金或資助計劃以推行服務/項目,不論機構有否動用整筆撥款的資源及所提供的服務是否《津貼及服務協議》服務或協議相關活動,均無須分攤經營這些服務/項目的成本,也無須把相關資料納入周年財務報告,以提升運用政府資源的整體效益、促進跨界協作及加強協同效應。

  第四,在不影響服務使用者的前提下,社署會檢視及優化協議的內容,並精簡呈報服務資料的要求,從而減省機構的行政工作。

  同時,為減低對弱勢社群及服務營辦機構造成的影響,社署會繼續為18個原須累計削減7%經常撥款額的項目,包括為低收入家庭護老者或殘疾人士照顧者提供生活津貼計劃、永久造口人士特別津貼計劃等作長期的承擔。

  鼓勵善用其他支援項目

  特區政府會拆牆鬆綁、精簡流程,提升效率,以幫助機構達至節流的目標,並鼓勵他們繼續善用其他支援項目,包括獲政府注資10億元的「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5億元的專項基金等,持續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優質的服務。

  孫玉菡昨日接受電台節目訪問時表示,理解社福機構要面對調整時,政府希望盡量為他們創造空間。目前,各社福機構的儲備總額超過40億元。過往社福機構的儲備是每年計計算的,機構最多可留起25%儲備,為讓社福機構在削減開支後仍可做好規劃,社署決定准許這些機構儲起儲備五六年,「如嗰年有1,000萬,最多留到250萬,多過呢個額,要(每年)回撥畀社署……(新安排下)如機構想儲多啲,為將來做(作)準備,大機構可以畀佢一路儲6年,去到 2028/29年(度),先計到時你有冇過25%。」

  孫玉菡鼓勵各社福機構更好的運用資源,例如同一機構如同時有青年及老人服務,「青年中心,朝早係靜,但老人家起咗身。同一地方,你可提供老人服務,呢啲我哋都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