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江蘇代表團:企業創新不停步 培育新質生產力
5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對江蘇工作予以肯定,希望江蘇落實好挑大樑的責任,努力取得新的更大成績。江蘇代表團代表熱議總書記發言,備受鼓舞。
2024年,江蘇地區生產總值達13.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5.8%,增量全國第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再次達到萬億級規模,順利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發揮了帶動和支柱作用。
傳統製造業智能化轉型
「下午現場聆聽了總書記對江蘇取得成績的肯定和對江蘇作為經濟大省要挑大樑的新指示和新要求。談到民營企業,總書記說要全面落實民營企業座談會精神,一視同仁對待各種所有制企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總書記一以貫之地對民營企業予以關懷和指導,讓我們倍感溫暖,倍受鼓舞。」全國人大代表、江蘇金峰水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徐雲飛表示,借助新技術、新科技,金峰水泥積極探索傳統製造業的新質生產力。徐雲飛舉例說,據介紹,投資32.8億元的金峰全電智能輸送廊道,並配套20MW的光伏發電,替代原先每年300萬車次的原材料運輸模式,原本的交通問題、環境問題得到徹底改善。投資九億元借助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建築垃圾、廚餘垃圾以及危廢固廢處置項目,解決了當地垃圾填埋的問題。投資25億元用於廠區九條生產線的技術改造升級,以及脫硫脫硝技術的升級,提升環保標準。「近年來,金峰水泥圍繞水泥主業的數字化、智能化投入超過百億元。」徐雲飛表示,企業將一如既往地走智能化、高端化發展道路,加大投入在智慧礦山、全自動無人化驗室等智改數轉項目,打造建材行業新質生產力的標杆企業。
推動產學研人才聯合培養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抓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體制機制,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讓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對接。」全國人大代表、國網無錫供電公司電纜運檢中心主任何光華說,「作為電力行業的工匠代表,受益於國家技能人才培養機制,我去年被評選為首期大國工匠培育對象,在全國總工會的大力支持下,結合智能運維搶修工作實際,聯合開展產學研科技攻關,並得到了清華大學等導師團隊指導,目前電纜附件智能安裝及監控設備等樣機已步入試運行階段。」
何光華表示,將切實發揮好產學研創新工作室聯盟平台作用,圍繞新能源智能運維、應急防災搶修、車網互動等領域加強創新研發和落地實踐,推動產學研人才聯合培養,將科技成果轉化成實實在在的產業創新,推動智能運檢成效成果規模化應用,為民生電力保供、新能源消納貢獻更多工匠力量。
打造鄉村旅遊致富平台
習近平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江蘇要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等方面持續用力。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無錫市宜興西渚鎮白塔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歐陽華介紹道,多年前,白塔村還是個有名的「扶貧村」,現已打造了花卉苗木、時令鮮果、優質大米等八大高效農業,還有五大園區與七大展館,實行了景區化管理,具備同時容納2,000多人觀看打鐵花大型實景演藝、1,000多人吃住行的接待能力,成為「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真正實現了把遊客留下、把文化演活、把產業落地、把產品賣出的美好願景,實實在在為老百姓打造了一個7.6平方公里的鄉村旅遊致富平台,讓老百姓一起參與進來,共同致富。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旻 兩會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