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造」佔C位 雷軍:世界認可中國科創成果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珏 兩會報道)兩位「中國智造」的掌門人,5日走上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首場「代表通道」的「C位」,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代表和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雲傑代表分享了各自的科技創新歷程,並表示全球用戶越來越認可中國科技創新價值,相信會有更多中國品牌享譽世界。

  「今年是小米創業15周年,過去15年的創業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無論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還是培育壯大新興產業,都離不開科技創新。」雷軍稱,五年前,小米就下決心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進一步投資底層核心技術,當時規劃了五年要投資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五年過去,小米投資約1,050億元。巨額的研發投資給小米帶來了巨大變化。

  據雷軍介紹,在手機業務方面,小米已連續18個季度排在全球手機市場前三,並持續衝刺高端市場。同時,小米的智能家居物聯網平台連接設備數也是全球最大。「這一切都表明,全球用戶越來越認可中國科技創新的價值。」

  雷軍表示,製造業是中國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小米作為製造業的建設者和受益者,將繼續堅持走科技創新的道路,走高端化發展道路,加大培育新質生產力,把最新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各個終端上,讓廣大的消費者能夠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為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海爾:全球10件家電專利7件來自中國

  周雲傑也表示,科技創新是品牌立足世界的關鍵變量。企業要走向世界,必須錨定科技創新這個基點,不斷「尋尖」「攻尖」,才能「拔尖」「頂尖」。

  周雲傑介紹,2014年IEC國際電工委員會年會上,當海爾首次提出冰箱保鮮國際標準時,遭到了很多國家代表的反對,理由是中國企業不可能「從0到1」制定國際標準。「中國人就不能制定國際標準嗎?我們不相信。」他說,海爾堅持自主創新、不斷突破,首創了控氧保鮮、磁控保鮮等技術,終於在2020年成功發布為國際標準,被英國、歐盟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採納運用。目前海爾主導和參與發布國際標準111項。如今,全球每10件家電專利中就有7件來自中國。

  周雲傑表示,創出中國人自己的世界名牌,堅守、創新、共贏是關鍵。未來,海爾將繼續堅守主業、做強實業,堅定走好創新發展之路,為建設製造強國貢獻力量。人工智能是中國企業的時代機遇,相信會有更多中國企業不斷創造出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