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平台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 迎接新時代發展機遇

莊紫祥 全國政協委員 大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會長 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基金會主席
近年來,數字技術迅猛發展,平台經濟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然而,平台經濟與實體經濟之間的融合仍存在諸多障礙。對此,筆者提出相關建議,分析兩者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平台經濟是以互聯網為基礎,通過數字技術連接供需雙方的新型經濟形態,而實體經濟則是傳統的製造業、服務業等實體產業的總稱。兩者的融合不僅是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更是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路徑。平台經濟具有高效、便捷、低成本的優勢,能夠為實體經濟提供數字化工具和創新模式,幫助傳統企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拓展市場;平台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能夠催生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傳統產業向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在新冠疫情等突發事件中,平台經濟展現了強大的韌性,為實體經濟提供了重要的支撐。
平台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好處很多,包括提升企業競爭力,為實體企業提供了數字化轉型的工具和渠道;優化資源配置,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能夠實現供需雙方的精準匹配,從而優化資源配置;創造就業機會,平台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將催生大量新職業和新崗位;提升消費者體驗,平台經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個性化的服務。
對於促進平台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筆者有以下建議。第一,加強政策支持與頂層設計。政府應出台專項政策,鼓勵平台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第二,推動技術創新與應用。加大對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前沿技術的研發投入,推動這些技術在實體經濟中的應用;第三,構建開放共贏的生態系統。平台企業應與實體企業建立合作共贏的關係,共同構建開放、共享的生態系統;第四,加強人才培養與教育。平台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需要大量複合型人才。政府、企業和高校應加強合作,培養既懂數字技術又懂實體經濟的專業人才;第五,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為平台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提供硬件支持;第六,加強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平台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數據的支持,但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問題也日益突出。政府應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與執行,確保數據的安全使用,保護消費者的隱私權益。
總之,只有讓平台經濟與實體經濟相互賦能、共同發展,才能在新時代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繁榮。平台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是數字時代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通過加強政策支持、推動技術創新、構建開放共贏的生態系統、培養複合型人才、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加強數據安全保護,我們可以實現平台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