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觀察】報告四向度 務實施政風
李強總理昨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會上作了任內第二份政府工作報告,通篇少見專業術語,沒有華麗的辭藻,行文平實,表達接地氣,在五十多分鐘的時長裏,贏得了現場代表委員們十餘次熱烈的掌聲。這份報告呈現四個向度,正視「難度」,加碼「力度」,注重「速度」,傳遞「溫度」,折射出總理務實施政風格,贏得民意代表肯定。
本屆政府在肯定去年成績的同時,對於今年面臨問題和挑戰的難度有着清醒的認知。正如李強總理指出,「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可能對我國貿易、科技等領域造成更大衝擊。從國內看,經濟回升向好基礎還不穩固,有效需求不足,特別是消費不振。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賬款拖欠問題仍較突出。群眾就業增收面臨壓力。民生領域存在短板」……儘管如此,李強強調,「我們既要正視困難問題,更要堅定發展信心。」
至少16處表示加大相關工作力度
挑戰難度增大,政策應對力度必須隨之加大。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至少有16處明確表示要加大相關工作力度。比如,今年赤字規模比上年增加1.6萬億元,確保財政政策持續用力、更加給力,更大力度促進樓市股市健康發展,更大力度支持「兩重」建設,更大力度穩定和擴大就業,保障力度加大,加大服務業投資力度……當然,各項工作加大力度,但不是各自分散發力,而是要形成合力。報告明確要求,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貿易、環保、監管等政策協同,增強政策合力。
今年政策實施在加碼力度的同時,還強調加快速度。比如,李強總理在談到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時,強調「加快實施一批重點項目,推動『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順利收官」;在談到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時,強調「支持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發展,讓更多企業在新領域新賽道跑出加速度」;在闡述打好政策「組合拳」時特別強調,「出台實施政策要能早則早、寧早勿晚,與各種不確定性搶時」,這些表述的背後,展現了時不我待的行政魄力。
字裏行間透着民本主義溫度
宏觀政策的受力方是一個個具體的企業和民眾。細讀這份政府工作報告,字裏行間透着民本主義的溫度。例如,關愛弱勢群體,強化失能老年人照護,加強困境兒童、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關愛服務等;回應社會關切,報告強調「優化藥品集採政策,強化品質評估和監管,讓人民群眾用藥更放心」;在談到改善營商環境問題時,李強指出,堅決防止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政府要寓管理於服務之中,用服務的暖心增強企業的信心」。這些都體現着是施政為民的政治倫理。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過去的一年,面對多重挑戰,中國在克服困難中堅定前行,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就。展望新的一年,政府工作報告傳遞着披荊斬棘、乘風破浪的決心和信心,正如報告所言,「全國上下聚力攻堅,我國發展沒有闖不過的難關。」 ●香港文匯報特約評論員 肖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