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聯選粹】岳飛沉冤得雪 是非自在人心

本期所選對聯刻於杭州岳飛墓前石柱上,據說為吳邁所撰,歌頌的是一代名將岳飛。岳飛除了善於行軍打仗,也以文才見稱,他所寫的《滿江紅》便是千古傳誦的佳作。
岳飛一生盡忠報國,奮力保衛南宋疆土,曾多次抵抗金兵入侵,可惜最後卻遭秦檜誣陷,在大理寺獄中被處決。岳飛死後葬於錢塘門外的九曲叢祠,後來才遷葬於棲霞嶺下,即現今杭州西湖旁邊的岳飛廟中。
正邪自古同冰炭
毀譽於今判偽真
此聯大意為自古以來,正義與邪惡就勢不兩立,好比冰塊和炭火互不相容;而且公道自在人心,事情到了今天,真假已能清楚判別,是毀謗還是讚譽,歷史自有公論。這短短十四字點明世人對岳飛的評價,並且教導人要分辨正邪,認清真偽,可謂言簡意賅,寓意深遠。
上聯將正義與邪惡比喻為冰塊和炭火,指兩者各不相容。《韓非子·顯學》提到:「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時而至。」此句借冰炭本質不同,兩者不能相容,說明正邪誓不兩立,忠奸逕自分明。下聯則聯繫岳飛的事跡,指他當年被誣衊枉死,但經過時間的印證,孰偽孰真已清楚明白,而是非功過亦有定論。
北宋末年,徽宗、欽宗二帝被金兵俘虜,史稱「靖康之難」。北宋滅亡後,宋高宗建立南宋,當時岳飛率部下奮力抗金,屢戰皆捷,所建「岳家軍」成為抗金勁旅。紹興十年,岳家軍在朱仙鎮一役取得大捷,有望直搗黃龍,惜宋高宗恐防此舉會令他失去帝位,於是下詔岳飛回朝。岳飛無奈回到京城,卻被秦檜誣陷,用「莫須有」之名將他入罪。到宋孝宗時,岳飛終於沉冤得雪,謚號武穆;宋寧宗時,他再獲追封為鄂王。
如今岳飛是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他對國家的忠貞為百姓所稱頌;而秦檜則是陷害忠良的奸佞小人,人們對其所作所為,莫不深惡痛絕。從岳飛廟中秦檜夫婦等奸佞塑像世代長跪岳飛墓旁,以及墓門上「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一聯,就足見世人對岳飛及秦檜的評價。
此聯善用對比,使岳飛與秦檜的形象格外鮮明,令人印象深刻。「正邪」、「毀譽」、「偽真」詞義相反,「冰炭」、「古」「今」詞義相對,忠貞節烈的岳飛與陰險無恥的秦檜亦形成強烈的對比。前者聲譽顯赫,受人尊崇,流芳萬世;後者惡名昭彰,被人唾罵,遺臭萬年。
據說有一個叫秦澗泉的人,遊岳飛墓後,寫了一副對聯:「人從宋後少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秦檜的惡行,令後世姓秦的子孫也抬不起頭來,我們又豈能不警惕自己的行為呢?
● 本文內容由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提供
介紹:本專欄將陸續刊登古今名聯,介紹其內容及由來,分析其格式與作法,讓讀者認識對聯的體式,並感受所選作品的情味和趣味,體味中華文化藝術的優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