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手記】鄉村振興需要更多年輕人才

●李君
●李君

  我是來自四川省的一名「85後」村支書,今年是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履職的第八年,也是扎根鄉村的第16年。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當看到本就貧窮的家鄉變得滿目瘡痍,我辭去工作回村,想為鄉親們做點事。

  作為一名年輕的基層代表,我將自己最熟悉的鄉村作為履職的重點方向——圍繞促進鄉村振興,提出加大扶持小農戶、持續關注貧困地區和貧困戶的農產品、加大扶持力度支持青年返鄉創業、因地制宜出台惠農政策、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做好鄉村建設用地保障等建議;圍繞青少年特別是留守兒童成長,提出通過強制設置人臉識別登錄來禁止未成年人玩網絡遊戲、制定適合中國國情的網絡遊戲等級制度等建議。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我基於自己的調查和思考,計劃就對「加強對短視頻平台各種短劇內容的監管」「嚴格限制直播打賞抽佣比例」等話題提出建議,延續對青少年群體的關切。

  同時,我依然關注鄉村振興過程中的人才問題。我記得2008年回村擔任村幹部時,和我坐在一起開會的村幹部普遍都是頭髮花白、年齡較大的老同志。近些年隨着基層幹部待遇的提高、各級黨組織對村三職幹部年齡的硬性要求,這個現象有了很大改觀。但我在調研中發現,還是有很多經濟條件落後的地方選不出村幹部,很多時候甚至是「矮子中間拔高個」。

  鄉村振興,主體是村、關鍵是村裏的帶頭人,我曾多次呼籲年輕人要抓住鄉村振興的機遇,並在全國兩會期間提出一系列扶持青年人才返鄉創業的建議。但要讓有思想、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輕人願意回村當好這個帶頭人,我認為還是要出台更多政策,比如定向選拔優秀村支書進入鄉鎮領導班子等。只有真正解決了年輕人在職業發展、子女上學、贍養老人、醫療等方面的後顧之憂,才能從根本上破解鄉村人才缺乏的難題。

  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成都市主持召開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時,曾對我說「年輕人,好好幹」。我覺得這話不是對我一個人講的,是對所有年輕人講的,因為鄉村振興的關鍵在於青年。而從那一刻起,我也更加堅定了「當好村支書就是我一輩子的事業」的信心和決心,希望繼續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全國人大代表、

  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黨支部書記 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