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研發轉化 壯大國家創新產業
冼漢迪 全國人大代表
國務院總理李強昨日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對創新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因地制宜部署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等,這些舉措將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為國家的長遠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尤其是推動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培育生物製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以及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前沿性、顛覆性技術研發等,更將為國家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了戰略主動。作為香港科技界代表,我深受鼓舞,也深感責任重大。香港應積極投身於科技創新的浪潮中,各界共同努力,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和推動國家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更好地服務國家和人民。
推動產業智能化升級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梯度培育創新型企業,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支持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發展,讓更多企業在新領域新賽道跑出加速度。梯度培育策略,既注重了對初創企業的扶持,也加強了對成熟企業的引導和支持,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創新生態鏈。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成長,將為國家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增添新的活力,憑藉在專業領域內的深耕細作,能夠不斷創新,推動產業升級。同時,支持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的發展,更是看到了這些高成長性企業在未來經濟中的重要地位。這些企業以其獨特的技術優勢和商業模式,具有引領行業新風向,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製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在中央的引導下,內地與香港將在人工智能領域展開更加緊密的合作,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應用。期待兩地數字經濟在政策的引領下,創造出新的增長點。
健全科技成果轉化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發展創業投資、壯大耐心資本。這種長期的投資策略,有助於培育更多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企業,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香港研發+灣區轉化」的協同模式是充分發揮兩地優勢的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模式。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支持政策和市場服務。這將為「香港研發+灣區轉化」的協同模式提供更為堅實的制度保障,確保科研成果能夠高效、順暢地從實驗室走向市場,進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的效率和成功率。
港澳地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獨特地位和優勢,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這部分內容反映國家對港澳地區的高度重視和關懷,也證明了國家對港澳地區發展的支持和期望。港澳地區的發展不僅關乎自身繁榮,也關係到國家的開放和發展。相信在國家的支持下,港澳地區一定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國家發展大局,實現長期繁榮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