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榆林築安居 助城市更新蝶變 為民生幸福加碼

  圖:陝西榆林小西沙棚戶區改造項目是該市未來城市的標誌性項目。
  圖:陝西榆林小西沙棚戶區改造項目是該市未來城市的標誌性項目。

  「這樓蓋得可真格兒是美滴很嘞!」2024年12月31日晚,圓滿完成全年最後一天的工作,陝西省榆林市市民鄭福軍下班後,特意來到位於該市榆陽區的小西沙棚戶區改造項目工地外。看着眼前冬日夜色中格外巍峨聳立的大樓,腦海中一遍又一遍遐想着半年後收房時的情景,鄭福軍的臉上不由得便樂開了花。

  「家事國事天下事,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頭等大事。」就在鄭福軍站在新家園前滿心歡喜之時,一牆之隔的工地項目部,中建八局二公司項目團隊正在集體聆聽習近平主席二零二五年新年賀詞。雖然此時榆林的氣溫已降到了零下6度,但項目部黨支部書記許前江和同事們卻早已熱血沸騰。

  「『安居』是『樂業』之本。讓人民群眾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一直是總書記惦念的大事要事。」作為一名建築老兵,許前江感觸很深。「總書記勉勵大家要一起努力,把老百姓身邊的大事小情解決好,讓大家笑容更多、心裏更暖。」許前江說,總書記深情的話語中充滿牽掛、滿懷祝福,更傳遞着信心和鼓舞人心的力量。「我們是建築鐵軍,唯有堅守初心,用責任和擔當,把樓築牢,把房蓋好,讓老百姓穩穩當當住進去,開開心心過日子,方能不辱使命,不辜負總書記的殷切期盼。」

  歷經70年榆林創造「人進沙退」治沙奇蹟

  位於陝西省最北部的榆林市,地處陝、甘、寧、蒙、晉五省區交界。九曲黃河與萬里長城在這裏交匯,大漠風光與黃土風情在這裏並存,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在這裏交融,也使得這裏自古便是區域經貿交通中心,素以「九邊重鎮」著稱,更有「駝城」「塞上明珠」之美譽。

  然而雖地處黃河「几」字彎中心,雄踞五省通衢之所,但榆林卻曾是黃河中游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聽老一輩講,新中國成立前,出了榆林城門就是沙漠。」在今年已年過古稀的榆林居民老李頭的記憶中,小時候的生活幾乎都是在和風沙搏鬥。「老百姓生活的基礎就是住,但風沙肆虐,有了房子也難有安身之所。」新中國成立後,在各級政府的主導和帶領下,歷經幾代人70多年的奮鬥,榆林創造了從「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的治沙奇蹟,更為全市老百姓「拼」出一個舒適的安居環境。

  古城更新打造有質感有溫度宜居之城

  「我們項目的所在地小西沙,顧名思義,其實就是以前的沙窩,後來經過改造成了棚戶區。」中建八局二公司榆林小西沙項目部經理宋增民,雖然是個地道的山東大漢,但經過一年多與小西沙的「朝夕相處」,對這裏已是知根知底。據宋增民介紹,雖然經過多年的努力,榆林市已經實現出門見景、轉角遇見美,口袋公園成為家門口的「詩和遠方」,成為一座令人嚮往的宜居城市。但是,類似小西沙這樣的一些棚戶區,卻成為影響城市發展的「暗瘡」。

  為了徹底消除這些「暗瘡」,給全市老百姓一個更有質感、有溫度的宜居之城,2022年3月,榆林古城更新計劃全面開啟,榆林市以全面之治打造群眾「幸福城」。其中,作為榆林古城更新計劃的核心項目,小西沙片區改造位列榆林市榆陽區政府2023年區政府全力推動五件民生大事之首。也是在2023年年初,陝西省住建廳、發展改革委、財政廳亦聯合印發《關於高位推進2023年全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通知》,全省當年計劃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016個,惠及23.14萬戶居民,涉及8749棟樓、2208.52萬平方米。該通知亦着重強調,要切實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讓「老」居民過上「新」生活

  在現代生活中,安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於小西沙項目承載的民生意義,項目部副經理康龍深感責任重大。「這個項目,不僅承載着5000多戶百姓的期待,更承載着一座城市的希冀。」2023年12月22日,隨着小西沙棚戶區安置房項目開工,康龍和同事們便不約而同的進入到「準精細嚴模式」。「我們應用了大量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按照『好的規劃設計、好的建築質量、好的配套設施、好的地段建設』推進項目建設,生產高峰期的時候,我們大約上萬名工人同時施工。」康龍說,公司和項目部決心打造一個全市、全省,乃至在全國都叫的響的精品工程。

  據介紹,作為榆林未來城市的標誌性項目,小西沙棚戶區改造項目集居住、商業、休閒、娛樂為一體。其中由中建八局二公司承建的N2標段,總建築面積134萬平方米,配套規劃建設中小學、幼兒園、生態公園、鄰里服務中心、停車場、商業設施等。該項目不僅致力於建設具有「行政辦公、商業商務、品質居住、生態休閒」功能的城市核心區、宜居宜業綜合生活區,同時更重要的是讓原本棚戶區的「老」居民,都能真正過上屬於城裏人的「新」生活。

  抽調精兵強將打造百年精品工程

  1月的榆林嚴寒逼人,雖然現在已經進入冬歇期,但小西沙項目上卻依舊「熱鬧」。「對於我們中建八局來說,這個項目是個百億工程項目,但更重要的是它的民生屬性。作為國企單位,想方設法保質保量按期交付,滿足老百姓的期待,這是我們的責任擔當。」項目書記許前江表示,自入場以來,為了保證項目的有序進行,項目設置了四個分區,根據地塊移交進度調配人員,統籌推進施工進展。項目上的管理人員則都是由各分公司精選的骨幹組成,來自18個省區,大家聚到一起,就是要齊心協力將這個民生工程做好。

  「從施工質量到安全管理,再到進度推進,每一項都不容閃失。」項目副經理康龍亦表示,開工至今全體建設者從未有過絲毫懈怠,目前項目已有3棟建築封頂,甚至有望提前交房。「總書記說,夢雖遙,追則能達;願雖艱,持則可圓。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個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彌足珍貴,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輝。」康龍相信,小西沙這近萬束光匯聚一起,必定成炬,更會照亮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