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中年/電影院何去何從\輕 羽

  在香港的電影院觀賞《哪吒2》,賞心悅目之餘,我另看到一件真實趣事。

  我和家人平時都在屋苑附近商場的連鎖式影院看戲,該影院總共有六個分院,集中在同一樓層,觀眾在同一條通道進場。當天我們在其中一間分院觀賞《哪吒2》,目測全院九成滿座,只餘前排側邊一些座位。我們一直看戲,被精彩的劇情吸引着。看到接近一半,突然最前排有幾個觀眾發生爭執,好像是一位長者帶着一個小孩上完廁所後再進場,發現座位被他人佔據了,長者於是與坐着的觀眾爭吵。但是他們說不了多久,那長者便帶同小孩離去。及後我猜想,因為當天六間分院全都在放映《哪吒2》,那位長者及小孩其實是在另一間分院看戲,上完廁所後卻錯入了我們的分院,還以為被人佔座了。

  倘若《哪吒2》不是如此聲勢浩大,電影院或不會發生這個插曲。據悉香港去年雖然有兩齣港產電影票房破億,但同時有九間電影院先後結業,一些香港電影工作者對前景並不樂觀。其實電影院與電影唇齒相依,所有影院都是倚賴高質素和受觀眾歡迎的電影而生存。只要有賣座電影,影院便能持續經營,這是簡單不過的道理。

  然而,香港畢竟是彈丸之地,影院的存活還要看地理位置和營運手法,方能在商業市場爭一席位。現時香港大部分影院都能透過手機應用程式訂票,但當中可能涉及手續費,又或信用卡付款需要額外費用。每張逾百元的戲票,還要加上十多元其他費用,雖然整體金額不高,但卻令觀眾感到不是味兒,難怪越來越多觀眾選擇到深圳看戲,採用手機訂票快捷便宜,感受更佳。另一方面,深圳新落成的商場都很多元化,餐飲零售和娛樂設施一應俱全,看戲前後都可以配合其他活動,值得香港的影院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