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山/江城英雄路\喬 苓
在城市裏Citywalk,經常能遇到以人名命名的道路,比如北京的張自忠路、佟麟閣路、趙登禹路,上海的晉元路、光啟路,杭州的錢學森路、達夫路、岳王路,廣州的仲愷路、執信路,以及幾乎每個城市都有的中山路。
以單個人命名的道路比較常見,找一條兩人名字共同命名的就比較少,其中有名的是安徽合肥肥西縣的「延喬路」。因為熱播劇《覺醒年代》的長尾效應,延喬路在近年「破圈」,它是為紀念革命烈士陳延年、陳喬年而命名的。當地的規劃者回憶,原本打算將「延年」和「喬年」分別為兩條道路命名,但考慮到兩條路相隔太遠,最後決定還是讓兩兄弟留名於同一條道路。
這些以人名命名的道路為城市增添了獨特文化標識,走在路上,彷彿直觀觸摸到歷史的重大節點。而在內地城市裏,江城武漢幾乎是以人名來命名道路最多的一個城市,細數下來,那裏足有將近二十條路是以人名來命名,像紀念武漢江夏人、明代軍事家熊廷弼的熊廷弼街,紀念湖廣總督張之洞在武漢大興洋務而命名的張之洞路,紀念京劇藝術大師譚鑫培的譚鑫培路等。
辛亥革命第一槍在武漢打響,作為「首義之城」,武漢的「英雄路」也是非常之多,不僅有紀念孫中山先生的中山大道,還另有一條中山路,以及紀念革命元勳黃興的黃興路、紀念蔡鍔護國討袁的蔡鍔路,紀念來自武漢黃陂的民國大總統黎元洪的黎黃陂路、紀念抗戰英雄郝夢齡、劉家祺的郝夢齡路與劉家祺路、紀念殉國飛行員陳懷民的陳懷民路,等等。
遊客打卡黃鶴樓時,會路過附近一條叫作「彭劉楊」的道路,這也是一條英雄路,紀念的是辛亥首義三烈士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在內地以人名來命名的道路中,彭劉楊路是極少有的同時以三位英雄來命名的道路。漫步在數量眾多的英雄路,常能感受到這座首義之城「敢為天下先」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