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頸橋深度遊 旅客體驗「驚蟄」習俗

【大公報訊】記者鍾佩欣報道:今日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在灣仔鵝頸橋底,不少人按傳統習俗到來「打小人」,這裏也成為世界知名的旅遊景點,不少旅客慕名到來觀光甚至體驗,形容「打小人」的場面很壯觀。有檔主說,深圳恢復實施「一簽多行」後,生意額增兩成。
相傳「驚蟄」之日,民間以燒香和祭白虎來驅趕蛇蟲鼠蟻,後來漸漸發展出在驚蟄當日祭白虎、「打小人」的習俗。驚蟄祭白虎已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清單,香港旅遊發展局也有在玩樂指南推介,透過鵝頸橋底「打小人」感受本地文化。
「感覺很治癒」
昨日「驚蟄」前夕,大公報記者於鵝頸橋見到,到來「打小人」的人潮湧現,部分「專業打手」小人婆的檔口需輪候10至20分鐘不等,每次收費維持於50元。小人婆手起「鞋」落,鞋子拍打聲不斷,「打你個小人頭」等口訣此起彼落。
來自新加坡的旅客鄧小姐,拿起手機拍攝「打小人」,她說對小人婆在昏暗環境一邊唸口訣、一邊打小人的情景,感到很好奇,看到小人紙張被鞋拍打成紙碎,感覺很治癒,她同時祈福求保平安。
來自馬來西亞的旅客朱小姐,此行來港三日,特意安排到鵝頸橋底「打小人」的行程。她說曾在香港電視劇看過「打小人」,有感公司內工作進度慢,甚至無緣故被老闆責怪,於是來體驗「打小人」,希望工作順利、升職加薪。
檔主:恢復一簽多行生意升兩成
來自英國的Victoria Finlay說,過往曾居住香港,一直很喜歡香港文化,尤其寺廟歷史習俗,她認為「打小人」的過程很有趣,可以發洩情緒解解氣。她說這次回港,還會去行山,享受香港特色美食。
在鵝頸橋底擺檔的小人婆金貴人說,善信較多是求財運、求健康。她說去年深圳恢復「一簽多行」旅遊簽注後,更多旅客慕名而至,生意額按年升近兩成,「如果開放簽注予更多城市,更多旅客來港消費,各行各業都會好起來!」
鵝頸橋「打小人」檔口有些於今日會營業至凌晨。天文台預測,今日天氣稍涼,氣溫介乎攝氏18至21度,大致多雲,有一兩陣雨,晚間風勢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