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香港優勢 助力國家更高水平開放
嚴 剛 立法會議員
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4日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代表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作工作報告。香港擁有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須把握國家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重大機遇,在國家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中國式現代化廣泛凝聚最大共識、智慧和力量,作出新時代的新貢獻。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健全香港、澳門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制」,進一步擘畫了國家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宏偉藍圖與光明前景,也為香港施展所長、貢獻國家所需提供了無限可能。在全國政協會議開幕會中,王滬寧在講話提到,「一年來,全國政協常委會全面履行各項職能」,當中也提到,要「發揮港澳在我國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中的作用」。這充分顯示中央高度重視香港作為「一國兩制」下「超級聯繫人」的特殊地位和功能。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香港擁有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的優勢地位,實行與國際接軌的普通法制度,基礎科研實力雄厚,打造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在國家持續開放的過程中,香港作為橋樑和紐帶,促進了國內外市場的融合,還通過其高度國際化的商業環境和成熟的法律體系,促成國際合作,引導內地資本「走出去」,貢獻尤為突出。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月前發表網誌時指,本港金融市場既聯通內地,也連接世界,能為國家在深化金融改革過程中繼續發揮「試驗田」、「防火牆」角色,助力國家推動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他提出幾個建議,包括發揮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角色,建構「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開發智慧航運、綠色航運和航運相關的專業服務,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吸引優質的海內外企業來港設立區域以至國際總部,更好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的蓬勃發展,更好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以及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機遇。香港都應着力在這幾方面做出成績,為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助力。
正如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指出,香港應牢牢把握國家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所帶來的重大機遇,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中履行香港責任、把握香港機遇、作出香港貢獻。香港正進入由治及興新階段,迎來全力拚經濟謀發展、提速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機遇期。適值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香港更需要透過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聯通中國與海外的新興市場,為國家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和金融強國提供重要支撐。
在全球產業鏈中找準定位
全國人大會議新聞發言人婁勤儉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香港及澳門一直是國家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在改革開放40多年歷程中地位獨特、貢獻重大、作用不可替代。以上一番話,再一次提醒了港澳應進一步深化合作、優勢互補,在國家謀劃「十五五」規劃時,以更大格局、更高視野和更廣泛的包容協同發展思路,布局全球市場,才能向世界展示「一國兩制」的生命力和優越性,不負中央囑託。
香港須找準在國家發展大局以及全球產業鏈中的精確定位,乘兩會東風,展興港擔當。香港的政協委員要運用自身對香港情況的熟悉,積極參與各種調研考察,多提具建設性的提案,發揮「雙重積極作用」,提速提質提量助力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實現更好發展,彰顯「一國兩制」無與倫比的制度優勢與生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