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紫祥:承前啟後擔使命 家國情懷譜新篇

●全國政協委員、大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會長、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基金會主席、銀迅控股董事長莊紫祥。
●全國政協委員、大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會長、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基金會主席、銀迅控股董事長莊紫祥。

●2024年11月28日,莊紫祥(左一)榮獲由香港特首李家超(右二)親自頒獎的「領航『9+2』粵港澳大灣區五周年傑出貢獻領袖獎」。
●2024年11月28日,莊紫祥(左一)榮獲由香港特首李家超(右二)親自頒獎的「領航『9+2』粵港澳大灣區五周年傑出貢獻領袖獎」。

●2024年6月29日,莊紫祥(前排中)全程參與並鼎力支持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7周年系列活動,並在主禮啟動禮後陪同領導觀展。
●2024年6月29日,莊紫祥(前排中)全程參與並鼎力支持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7周年系列活動,並在主禮啟動禮後陪同領導觀展。

●2024年12月4日,莊紫祥受邀出席2024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並作「新質生產力與企業家精神」專題發言。
●2024年12月4日,莊紫祥受邀出席2024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並作「新質生產力與企業家精神」專題發言。

  2025年,正值國家「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亦是邁向「十五五」規劃的關鍵節點。在這一承前啟後的歷史時刻,中國既面臨內外環境的複雜挑戰,也迎來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機遇。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大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會長、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基金會主席、銀迅控股董事長莊紫祥,始終以愛國愛港的情懷履職盡責,關注經濟、民生、金融、科技、大灣區建設、跨境通辦、數字灣區等熱點,盡顯政協委員社會擔當。多年來,莊紫祥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責任,關愛困難群體,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展現了政協委員的責任擔當與家國情懷。莊紫祥結合香港實際建言獻策,近年致力關注港澳同胞在內地生活面臨着種種由證件不通帶來的問題,及支持創科結合香港金融優勢成為香港新動力,以推動原有港交所創業板,改造發展成為「香港的納斯達克」,為國家的繁榮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發揮政協委員作用 助力香港奉獻國家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希望人民政協發揚優良傳統,牢記政治責任,堅持黨的領導、統一戰線、協商民主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廣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作為港區政協委員,我們肩負着聯繫香港同胞、反映社情民意、促進兩岸交流的重要職責。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建言獻策,為香港和國家的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莊紫祥說道。

  為了更好地完善落實政協委員的工作,莊紫祥坐言起行,在過去一年組織起專業研究團隊,深入基層調查,進行可行性研究,先後精心撰寫了14件提案並全部立案。這14個提案涉及經濟、民生、金融、科技、大灣區建設、跨境通辦、數字灣區等方面,旨在出一分力,為國家和香港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他談到,在具體工作中,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要深入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了解國內外形勢和香港發展動態,增強履職能力和水平。二是深入調研,掌握真實情況。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了解香港同胞的所思所想所盼,為制定更加符合香港實際的政策提供科學依據。三是積極發聲,傳遞正能量。要充分利用各種渠道和平台,宣傳國家發展成就和香港發展機遇,增進香港同胞對國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四是加強團結,凝聚共識。要發揮自身優勢,加強與各界別、各團體的聯繫和溝通,共同為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

  「展望未來,我們信心滿懷。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和挑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我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扎實的工作作風,履好職、做出新貢獻,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莊紫祥說得擲地有聲。

  關注港人往來內地及生活問題

  近年來,隨着內地與港澳的交流合作日益加深,來內地求學、就業、投資、居住的港澳同胞日益增多,他們對在內地享有與內地同胞同等的便利生活的訴求日益強烈,這關係到港澳同胞對國家的認同感。莊紫祥指出,目前港澳同胞在內地生活時,依然面臨着一些由證件不通帶來的問題。

  莊紫祥高度關注目前賦予港澳同胞在內地享用的公共服務及權益,期望他們在此範圍內與內地同胞一樣享用同等高效、便利程序以辦理相關手續(如:換證、工商政務、結婚、註冊公司、買車、公檢法等等),核心是優化回鄉證及居住證的製造定性,將「港澳居住證」的年限與回鄉證的年限對齊,包括當證件到期,都可以通過中旅社申請、更換和註銷,做到「一次辦兩證」,避免因不同證件到期導致的多種不便。在他看來,將回鄉證及居住證的年限與內地同胞身份證的年限對齊(16-25周歲,居住證、回鄉證有效期為10年;26-45周歲,有效期為20年;46周歲以上,有效期為長期;未滿16周歲的港澳同胞,可隨父母申請回鄉證/居住證,有效期為5年),可以進一步讓港澳同胞感受到與內地同胞同等的公民待遇。

  此外,莊紫祥表示,如能實現將回鄉證號碼統一改為和居住證號碼一致,每個港澳同胞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號碼來關聯居住證和回鄉證,便可以解決當前因證件號碼不一致及資訊不互通導致的一系列困難。同時他期望,允許港澳中旅社以及有關的指定機構,為港澳同胞在港澳代辦居住證和回鄉證,減少其辦證及換證成本。

  支持優質科企 以人民幣單幣計價在港上市

  香港是全球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具有高度開放的商業環境、發達的金融市場體系、完善的金融基礎設施等優勢。近年來,中央和特區政府亦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通過政策支持、引進企業和人才等手段改善香港創科發展的氛圍。「然而,要提升科創在香港經濟發展中的貢獻度,使創科成為香港由治及興的新動力,香港需發揮好金融優勢,強化金融和創科的有機協同。」莊紫祥談到。

  為此,他提出,港交所把原有的創業板上需要國家支持,改造為科創板或另行建設科創板,將其發展成為「香港的納斯達克」。「香港享有『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不僅能夠分享內地的廣闊市場和發展機遇,而且經常作為國家對外開放『先行先試』的試驗場,佔得發展先機。」在香港資本市場另行建設創業板,可進一步降低具有高成長潛力的科技和創新型企業對盈利要求的限制。「例如,可以參考『納斯達克』的資本市場層級,設置更靈活的上市標準,如以市值、研發投入、用戶增長等指標替代單一的盈利指標。」

  同時,他認為應鼓勵內地、香港及全世界優質科技企業在香港科創板上市。簡化批准備案流程,優化行政效率,針對來到香港科創板上市的內地科技企業降低投資者股息稅。「對於許多處於成長期的科技企業和創新型企業來說,傳統的融資渠道可能難以滿足其資金需求,『香港版納斯達克』可以為這些企業提供更靈活的融資方式,幫助它們獲得資金支援,加速企業發展。」

  此外,他預期,港股市場如允許採用人民幣交易,將促使國際投資者持有人民幣,同時減少港元受到遊動資金衝擊的機會,變相穩定港匯,有助於香港發展成為更全面的離岸人民幣樞紐和風險管理中心。

  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