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面臨從精英項目降級 羅永聰:本地桌球發展勢構成沉重打擊



「世界格蘭披治桌球大獎賽2025」雲集世界頂尖球手成為城中盛事,更可望創下世界巡迴賽最多觀眾紀錄,不過這項大受市民歡迎的運動卻在今個月底面臨「降級」危機,一旦由體院「A級」精英項目降至「B級」,勢將會失去大部分資助以及各種支援,令本地桌球發展面對不可逆轉的斷層。中國香港桌球總會主席羅永聰表示要成為「體育盛事之都」,除了舉辦盛事外更需要展示軟實力,傅家俊及吳安儀等衝出香港,踏上世界舞台的本地球手正是香港體育底蘊所在,更直言資助被削將扼殺下一個「傅家俊」出現的可能性。●圖/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正謙
桌球在香港擁有悠久歷史,甚至可說是亞洲桌球的發源地,而香港桌球代表隊亦屢創佳績,曾四奪亞運會金牌,也出產過世青冠軍、世界業餘冠軍及女子世界冠軍等,但由於近四屆亞運會均未被列為競賽項目,桌球未能符合體院A級項目的評核標準,很可能在本月底降至B級,除資助金額大削外,亦會失去訓練場地、教練及醫療支援,將對本地桌球發展造成沉重打擊,羅永聰坦言本地桌球無可避免出現斷層:「其實本地桌球在2024年的成績計分上達到滿分,是其中一個A級項目可以達到滿分的項目,但就是無法達到作為奧運會及亞運會項目的門檻,削減資助除了導致有潛質的年輕選手流失,一些當打的球手亦會因為資金問題,被迫放棄參加世界巡迴賽的機會。其實桌球在2030年會回歸亞運會,但在此之前我們將面對出現斷層的危機。」羅永聰表示本地桌球從來不乏人才,張家瑋及卡比多羅比均是打入世界巡迴賽的球手,而年僅15歲的廖予生更曾稱霸英國青少年賽事:「如果要在亞運會拿獎牌,靠的就是這一代球員,但坦白說,現時他們都會對前途感到迷茫。」
政府近年積極吸引盛事落戶香港,羅永聰認為將香港打造成「體育盛事之都」,除了舉辦盛事外,更重要的是體育文化底蘊,而傅家俊及吳安儀等處於世界水平的本地球手,正是香港的軟實力所在:「舉辦了一個盛事,可能會因新鮮感吸引到人入場,但是培養到一個世界級的本地球手,是可以長遠持續地得到本地市民的支持,而且桌球在香港本來普及度和注目度已很高,例如傅家俊及吳安儀的球技和品性,在世界桌壇是有口皆碑,他們正是『說好香港故事』的好例子,削資助在一定程度上就扼殺下一個『傅家俊』誕生的可能性。」羅永聰認為桌球在香港有普及度亦有支持度,而且不需要太多空間,亦已有產業化基礎,希望政府可以慎重考慮對本地桌球的資助:「桌球在香港其實已經高度產業化,亦深受市民的喜愛和支持,我們不需要大量土地去建一座桌球館,只希望維持已有的資助,本地桌球已經可以繼續生存下去。」
卓林普及奧蘇利雲成為香港居民後,隨即成為各大媒體頭條,羅永聰認為這亦證明桌球在香港的價值:「奧蘇利雲是桌球歷史最出色的球手之一,而卓林普則是當今桌壇第一人,他們成為香港人其實是對香港投以信心一票,是對香港這個城市最好的宣傳,當然作為職業球手,他們主要還是在打職業賽,可能未必真的會代表港隊上陣,但這些頂尖球手最重要的價值在於成為小球手們的榜樣,成為年輕一輩前進的動力。」
目標撤銷球館入場年齡限制
目前康文署轄下約有50間桌球館,從上月25日起開始接受桌球館申請放寬青少年入場限制,獲批的話最低入場年齡由16歲降至8歲,入場時間由晚上8點延至11點,亦容許穿着校服入場,羅永聰表示這是重要的第一步,終極目標是完全撤銷限制:「桌球館作為一個體育場所,是不應該有任何限制,今次放寬對我們來說是重要的第一步,我們目標是撤銷所有限制,讓桌球成為一項適合一家大小的合家歡活動,希望康文署審查資格時可以從寬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