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琨奪「建築界諾貝爾獎」 第三位華人得主





香港文匯報訊 被譽為「建築界諾貝爾獎」的普利茲克建築獎周二(3月4日)晚公布2025年得主,由來自中國成都的建築師劉家琨獲獎。他是繼2012年杭州建築師王澍之後,第二位中國建築師奪得這項建築界最高榮譽,也是繼貝聿銘之後,第三位獲獎的華人建築師。
利用建築提升人類精神
劉家琨1956年出生於四川成都,1999年成立家琨建築設計事務所。普利茲克建築獎主辦方指出,劉家琨職業生涯橫跨40多年,在中國各地參與了30多個項目,涉及學術和文化機構、公共空間、商業建築和城市規劃,重要作品包括建川博物館群鐘錶博物館(中國成都,2007年)、中國國際建築實踐展住宿中心(中國南京,2012年)、成都高新區天府軟體園區交流中心(中國成都,2010年)以及松陽文化街區(中國麗水,2020年)。
普利茲克獎主辦方表示,劉家琨將烏托邦與日常生活、歷史與現代、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等看似對立的事物交織在一起,設計出支持和彰顯普通民眾生活方式的建築。他透過協調文化、歷史、情感和社會層面來維護建築環境的超越力量,利用建築來建立社區、激發同情心並提升人類精神。評審形容劉家琨透過一系列具有深度連貫性和恒定品質的優秀作品,想像並建構了新的世界,擺脫任何美學或風格的限制。他沒有採取某種風格,而是制定了一種策略,這種策略不依賴重複的方法,而是根據每個項目的具體特徵和要求進行不同的評估。
贊助該獎項的凱悅基金會主席普利茲克表示,劉家琨通過建築的過程和目的來提升人們的境界,培養團結社區的情感聯繫,「他的建築蘊含着一種智慧,從哲學上透過表面來揭示歷史、材料和自然是共生的。」頒獎禮將於今年春天在阿聯酋阿布扎比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