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關稅有法】專家:外銷多元化與內銷升級並舉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劉國宏表示,特朗普政府上台後揮舞關稅大棒,早已是預期之中的事情,近一個多月來兩次對中國商品加稅,很多中國企業也早有相應的準備和應對措施,例如在東南亞、東歐等「一帶一路」國家優化全球的產能布局,增強出口商品的不可替代特性、加強與發達國家企業技術服務合作等等。與此同時,許多出口企業也加大國內市場開發,隨着內地消費不斷升級,蘊藏巨大的機會,內銷帶來很大的機遇。
長遠需穩健經營及分散布局
他認為,更重要的是,中國企業在高度不確定的外部環境中,首先要有一個應對變化的對策,堅持有效益的投資和穩健經營,堅持市場多元分散布局,堅持長期發展和持之以恒,堅持到最後就是勝者。
對於美國再度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美國加徵關稅會造成出口企業的競爭力下降,出口企業要想辦法降低成本,可能有一部分甚至產業鏈轉移到第三國生產組裝,繞開這個關稅。
另外,地方政府對於一些出口貿易企業需要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有財力的地方政府可以針對當地的企業給予一些政策傾斜支持,幫助他們想方設法應對美國加關稅的挑戰。出口企業也要考慮到加稅之後的影響,可以把一部分產品做內銷,加大力度拓展國內市場。
長期從事海運物流的中進國際貨代總經理唐毅表示,加關稅非常不友好,中國企業轉移東南亞也是權宜之計,很多工廠也不敢大舉轉到東南亞。因為美國的霸權主義,即便他查到東南亞工廠有中國背景,也會發起商業調查,一樣會加稅,所以這對於貿易是非常不利的。
中國企業湧入 越南營商成本漲
而且近兩年來越南的競爭很激烈,以前的廠房都很便宜,招商引資的力度也很大,現在大量的中國企業湧入,整個建廠拿地的成本也高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