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IP經濟效應 東莞潮玩企業「爆單」
上映月餘,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下稱《哪吒2》)的熱度仍在升溫,一時間,這個帶着濃重黑眼圈、缺了一顆牙的小哪吒成為「谷子經濟」中最受歡迎的IP形象,在盲盒、徽章、手辦、卡片等都是「一吒難求」。《哪吒2》帶熱了周邊產業鏈,帶動了一大波文化消費熱潮。在有着「世界工廠」、「潮玩之都」美譽的東莞,大量電影周邊訂單瘋狂砸來,產品設計、包裝生產等上下游企業都加足馬力生產,接住了這波「潑天富貴」。
位於東莞石排鎮的沃工場文化(東莞)有限公司,去年底就接到一批「一萬套、30萬支產品」的《哪吒2》MINI公仔訂單,配合電影上映前,公司迅速在春節前完成了交付。而在正月初二看完電影後,公司總裁孫文科就敏銳地斷定這將成為新的爆款,於是立刻協調上下游供應商提前復工。果然,第二批訂單接踵而至,並且比孫文科料想得還要「更猛」,不僅包括此前的MINI系列產品,還涉及多款盲盒、3C周邊系列等產品,訂單產值高達一億元,是首批訂單的500倍。而且僅此一單,就超過了公司去年全年產值,可見超級IP的顯著經濟效應。
工廠加足馬力為巿場供貨
另一家東莞企業廣東衡立泰工藝品有限公司獨家生產的FunCrazy系列周邊,他們於1月交付的首批30多萬個亞克力卡牌、色紙等「谷子」產品,上線三天就賣斷貨。品牌方迅速追加100多萬套訂單,同樣也根據市場反應增加了其他樣式和角色的產品,該公司總經理陳祺表示,工廠正加足馬力生產,「現在對哪吒系列的產品是『開綠燈』,第一時間為市場供貨。」哪吒帶動的火爆需求,非一兩家企業的產能可以滿足,東莞潮玩產業鏈條上的各個環節都協同「爆單」。
目前,《哪吒2》已與泡泡瑪特、萬代等十多家公司合作推出周邊及聯名產品,有機構預測哪吒系列IP衍生品收入或將達100億元至150億元,IP商業總價值或將達300億元至350億元。文化IP藉由製造產業落地實體,轉化經濟效益,實體經濟的繁榮也越來越需要文化的賦能,二者交融發展必將推動文化產業邊界不斷拓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