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AI精英挑戰賽 港選手摘殿軍

  圖:2025國際人工智慧程式設計精英挑戰賽日前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辦,28位青年科技精英進行巔峰對決。
  圖:2025國際人工智慧程式設計精英挑戰賽日前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辦,28位青年科技精英進行巔峰對決。

  【大公報訊】3月2日,2025國際人工智慧程式設計精英挑戰賽(IAEPC)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辦。IAEPC大賽以「促進科技振興,提升公眾認知」為使命,以「智能未來,編程築夢」為主題,共設計AI、人、AI+人、AI馬拉松四大賽道,共有117個國家和地區2萬餘名選手參與預選賽角逐,最終誕生來自12個國家和地區的28位青年科技精英在香港進行巔峰對決。

  經過兩天的角逐,來自日本的Riku Kawasaki、美國的Kevin Sun與Benjamin Qi脫穎而出,分獲冠亞季軍,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梁睿軒、中國內地的蔣淩宇,以及日本的Yui Tamura分列第四至第六名。本次比賽特別設立創新賽道,通過激烈的人機對決,美國的Benjamin Qi奪得冠軍,中國的蔣淩宇與潘耀宇分獲亞軍和季軍。

  香港在此次賽事中扮演重要角色。憑藉「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獨特優勢,香港充分發揮橋樑作用,擔當起內地與全球科技創新的「超級聯繫人」。

  通過舉辦此類國際賽事,香港積極吸引全球頂尖人才與資源,推動AI技術突破與產業升級,助力香港打造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進一步提升中國在全球人工智慧領域的影響力。

  吸引全球頂尖人才與資源

  歐美同學基金會理事長李軍在IAEPC上發表致辭。他將AI人工智慧定義為繼觀察歸納、理論推演、計算仿真和數據驅動的四次科學範式變革後的「第五範式革命」。他認為,科學技術的發展,要與人類福祉和諧共生。當下正處於科技發展的關鍵拐點,人類站在「第五範式」的關鍵節點,人工智慧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世界。李軍在現場向全球青年科技精英發出三點倡議:勇敢探索未知,成為科技前沿的開拓者;堅守人文關懷,讓技術服務於人類福祉;擁抱全球視野,共同應對人類挑戰。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IAEPC聯合發起人黃錦輝發表演講。他認為,人工智慧永遠無法取代人,當代青年科技精英要「跳出思維定式」,這種思維定式包括:科技要基於人類的福祉、人性、環境與健康,科技要突破地域性等。

  IAEPC由歐美同學基金會、國際人工智慧及數據產業協會聯合主辦,香港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郭玲麗女士;杜碧芬女士,林學飛先生,錢旻毅先生,施韓原先生,杜瑜皓先生聯合創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