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鏡/檢討公共收費\蔡樹文

  《財政預算案》提出,檢視隧道及主幹道收費,當局舉例,隧道收費超過30年無調整,有上調空間,可藉加價達致分流效果。

  全港目前18條政府行車隧道,其中10條是免費,包括近年落成的將藍隧道,以及屯門─赤鱲角隧道。8條收費隧道中,不少是多年無加價,香港仔隧道及城門隧道,超過30年都是劃一收5元。今天,5元在茶餐廳連一杯咖啡都買不到,5元隧道費絕對有上調空間。

  從善用公帑的角度看,政府應該全面檢視現時公共設施收費中,哪些是長時間沒有調整及嚴重偏低。公共開支中,醫療支出佔比十分高。市民在使用公共醫療服務時,基本是支付象徵式費用。目前本地居民的住院費用(急症病床)每天120元,非本港居民則按每天5,100元的成本價收取;本地居民普通科門診,每次診症只收50元。今天,50元都未必能在茶餐廳食到一個午餐。有關收費是2017年6月開始實施,8年沒有調整,但醫護人員的薪金8年來都有適當調整。

  面對滅赤的重任,按市民負擔能力作適當調整公共收費,採取用者自付的原則是相對較少爭議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