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觀影/資深影迷喜見傳統文化「走出去」
在「不破不立─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幕後創作展的現場,記者採訪了一位資深動畫影迷小娜,並聽她分享了與哪吒系列電影的故事。
小娜對中國傳統文化非常感興趣,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時,她看了11遍;而今年《哪吒之魔童鬧海》上映一個多月,她已經看了9遍,並表示還會繼續刷片。「我琢磨這個故事的時間有點久了,從之前電影宣發時的海報、短片等,我像玩推理遊戲一樣猜測出一些劇情,並在社交平台上與大家分享。當在電影院看到《哪吒2》的一些情節真跟自己猜測的一樣時,就像押題猜中答案,簡直想尖叫起來。」
「西方審美無法詮釋中式價值觀」
從看故事到感受特效,從看台詞到感悟精神內核,小娜笑言每次觀影都會有新收穫,並覺得《哪吒2》相較《哪吒1》是一次全面升級。「看電影時我就像在跟主創團隊進行隔空對話和交流,有一種比較獨特的觀影體驗。」
哪吒系列電影中,小娜很喜歡敖丙這個角色和龍族的故事。「在神話故事和各種版本的哪吒故事裏,敖丙都只是一個很普通的角色,餃子破天荒地把敖丙作為一個正面主角來塑造,這個顛覆很大膽也很有價值。」
在小娜看來,影視作品中很缺少正面的中國龍的形象,而敖丙這個角色填補了空白。「電影在海外上映後,有國外朋友專門來問我東海龍族和敖光、敖丙等龍族形象的英文翻譯,我覺得這非常有意義。」
在比較《花木蘭》等以西方審美呈現的動畫片和以中國審美呈現的哪吒系列電影時,小娜認為,中國有自己的傳統文化和價值觀,西方審美可能還是沒有辦法很好地體會中式文化價值觀裏一些本質的東西。「就像歐美世界末日類的影片中,多數都是離開地球,另找一個新的地方;而具有家國情懷的中國人才會想着要把整個地球拖着帶走。就像《哪吒2》裏的龍族,那麼忍辱負重、堅忍不拔地活下去,也有中國人內核中所堅持的一面。」
小娜說,在推動中華傳統文化走出去的過程中,餃子已經用哪吒系列電影和自己的堅持,給出了他的答案,希望有更多國人參與進來,盡可能多維度、多形式地去創作,為中華傳統文化自信地發聲。「我覺得餃子想要通過這個故事給大家傳遞希望、傳遞勇氣、傳遞快樂。在《哪吒2》中從兩個主角到群像,從陳塘關到三界,餃子已經把線條全部鋪開,每個人物都有了自己的靈魂和思想,都對劇情有所推進。」\大公報記者向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