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料中國今年GDP目標增5%左右
【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中國經濟新一年增長預期目標即將在全國兩會期間揭盅。受訪專家料今年中國GDP增速目標大概率設定在「5%左右」。此外,今年貨幣與財政政策之間的配合會更積極,專家相信,通過提高財政赤字率釋放較強財政擴張信號,預計今年整體財政有望溫和擴張,一般公共赤字率或設定在4%左右水平。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中國要在「十四五」收官之年達成預期目標、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跨越中等發達國家門檻,經濟增長速度就必須保持在4.5%以上水平,「今年全年GDP增長目標設為『5%左右』較為適宜」。
預算赤字率或設在4%
畢馬威中國經濟研究院院長蔡偉判斷,在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基調下,今年財政政策總體力度有望觸及歷史上沿,廣義赤字率或創歷史新高,且財政政策節奏上將前置發力。基建、社保、就業、科學技術領域支出將得到財政資金的重點保障。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認為,今年全年一般公共預算赤字率或設定在4%左右。她並預計,今年中國將發行規模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超長期特別國債用以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企業設備更新和長期重點項目;發行5000億元至1萬億元特別國債用於為銀行注資,發行4.5萬億元或以上的地方政府專項債,支持地方融資平台債務置換、推動房地產去庫存和基建投資。
貨幣政策方面,連平預計,今年全年減息幅度或0.4至0.5厘,全年降準或約1個百分點。他還提醒,為保持流動性充裕,滿足較大規模政府債券發行需求,以及消費恢復和投資擴張的預期資金需求,中國人民銀行料綜合使用公開市場操作、國債購買等總量工具釋放流動性。
汪濤判斷,2025年政策利率或調降0.3至0.4厘,減息時點有望在全國兩會後幾個月;人民銀行也會借助各種流動性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為今年大規模政府債券發行創造更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