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鴉片類藥物濫用潮
第一波
始於1991年左右。當時一些製藥公司投入大量資金收買相關專家和機構,兜售「鴉片類藥物無害論」,鼓勵醫生多開處方、藥店大力推銷。這導致美國社會形成「止痛藥文化」,人們習慣於用止痛藥應對疾病,濫用風險大增,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普渡製藥公司的奧施康定。
第二波
始於2010年左右。隨着美國聯邦政府收緊對奧施康定等處方鴉片類藥物的監管,許多依賴這些藥物的人將目光投向成本更低、更易獲得的鴉片類毒品海洛因。2010年至2014年,美國白人的海洛因過量死亡率增長267%,非裔增長213%,拉丁裔增長137%。
第三波
當前正在發生的芬太尼危機。在美國,芬太尼通常被偽裝成處方藥出售,且經常與其他非法藥物混合。
大公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