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曉望/港力拓創科 增金融中心競爭力\張 婉

香港特區政府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於上周三(2月26日)發表,介紹2025年特區政府財政收支重點方向。圍繞香港施政報告規劃,財政預算案在支持創新科技等領域發布多項措施,提高香港資本市場的科技含量,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並通過金融賦能,支持國際創新企業和人才以香港為平台開展業務,促進實現金融服務和創新科技的協同發展。
2025年年初以來,香港資本市場投融資活動出現明顯改善,境內和國際投資者信心增加。從主要股指表現來看,2025年前兩個月(截至2月27日),恒生指數累計上漲18.2%,而恒生科技指數上漲31.6%,表現位居全球領先;香港股票市場總市值增加了5.1萬億港元,恢復至略超40萬億港元的水平;港股日均成交金額超過2100億港元,而去年同期為923億港元。
匯聚科企 吸引投資者
資金方面,南下資金累計淨流入2665億港元,同時國際被動投資基金也在淨流入香港股票市場。在美聯儲暫緩減息,外部挑戰競爭依然嚴峻的情況下,香港資本市場能夠實現開門紅,背後主要支撐是隨着中國企業在人工智能、高端製造、人形機器人等關鍵領域的技術突破,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創新轉型的信心增強;又由於香港資本市場在不斷改革上市制度,增強對科技企業適配程度後,已經成功匯聚了較多創新科技企業,因此得到了市場投資者的青睞,帶動了香港資本市場近期復甦。
過去一年間,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變革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影響全球經濟和社會運行,相應地影響國際資金配置和資產價格表現;未來國際創新格局的動態調整將繼續影響國際金融中心之間的競爭。新財政預算案與時俱進,在強化財政整合的情況下,仍努力增加對創新科技重點領域的投入,體現了香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挖掘經濟新動能的決心。
與此同時,新財政預算案將繼續發展香港優勢產業,特別是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在證券及衍生品市場、固定收益市場、資產管理市場、離岸人民幣中心業務、黃金及大宗商品和虛擬資產等細分領域均提出具體舉措,並注重增加香港金融市場的科技含量。這些具體舉措不僅有助於提高香港金融市場競爭力,而且也體現了金融為創新科技賦能,促進金融資本與科技創新相互促進的政策思路。
新財政預算案提出將人工智能作為創新科技發展的關鍵產業,未來將顯著推動香港人工智能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研發進展。2024年,香港已經通過成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微電子研發院、推出「人工智能資助計劃」、建設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和促進人工智能國際交流等方式推動香港人工智能等創新產業發展。
2025年,財政預算案提出計劃預留10億港元成立人工智能研發院,以專注於上游研發、中下游成果轉化及應用場景的開拓。同時,2025年香港將加速發展北部都會區和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繼續培育和引進人才,着力打造香港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和新材料等領域的創新優勢。
新財政預算案提出繼續推動香港股票市場制度改革,適應新的企業融資和市場投資需求。根據新財政預算案,在企業上市層面,港交所擬推出協助特專科技和生物科企籌資發展業務的「科企專線」,並繼續優化雙重主要上市及第二上市門檻,將更多海外交易所納入合資格名單,吸引和便利海外企業赴港上市。此外,港交所已在2024年12月中旬提出優化香港新股市場定價機制及改革公開市場機制的多項建議(目前正在公眾諮詢期),預計也將在2025年正式執行。
在市場交易層面,香港將通過升級交易系統,縮短結算周期,降低大股份股票交易門檻等方式,提高港股交易效率並通過增加主要指數衍生工具持倉限額,推動人民幣股票交易櫃台等方式提高投資者風險管理效率。在退市制度方面,提出研究設立退市後場外交易機制;場外交易市場有助於更好銜接退市制度,在促進提高退市效率的同時,也適當降低企業的融資壓力,有助於提高香港資本市場的層次。
市場改革 助創科企融資
在當前時點上,提高香港股票市場的投融資競爭力,對於服務創新科技企業,擴大香港金融業發展機遇具有特別意義。2025年2月2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布「美國優先投資政策」備忘錄,再次引發金融市場關於在美中概股的討論與關注。而在2018至2019年中美貿易摩擦升級期間,香港推出上市制度重大改革,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和內地新經濟企業在港上市,一度帶動香港IPO集資和市值規模大幅增長,進而改變了香港股票市場的行業結構,也為香港證券交易、資產管理、風險管理等各類金融業務和法律、會計等專業服務帶來了大量業務機遇。
在新的國際環境下,香港股票市場如能通過改革創新,更好地服務創科企業融資,支持創新成果定價,將更有助於提升香港股票市場的競爭力和吸引力,進而推動金融等各類專業服務業發展。
港投發揮耐心資本作用
根據新財政預算案,港投公司將繼續發揮耐心資本的作用,支持創新科技企業以香港為平台拓展業務,吸引更多股權投資和併購活動。根據財政預算案介紹,港投公司至今已投資超過90家科技企業,主要包括硬科技、生命科技、新能源及綠色科技等。在已投資項目中,港投公司每一港元的投資,拉動了四港元的長期資金跟投。從長期來看,政府耐心資本不僅有助於通過政府資金引領作用,培育香港創新科技能力,改善香港產業結構,而且參考部分海外經驗,成功的政府投資資金能夠通過分享科創企業成長紅利,豐富政府收入來源,也有助於降低香港財政對土地收入的依賴。
多辦國際科技交流活動
2025年香港將舉行更多的國際產業和科技交流活動,有望促進國際創新科技交流的同時,助力香港金融和專業服務業界挖掘其中的業務合作機會。2025年,香港將舉辦首屆「香港全球金融與產業合作峰會」和「國際機器人大會」,通過金融賦能,促進全球企業、資金和技術合作,並吸引更多先進產業龍頭、海內外企業及投資者落戶香港。香港特區政府持續吸引創新科技要素匯聚的努力,也為在港金融和專業服務機構提供接觸國際前沿企業和人才的機會,有助於在港企業發揮在專業服務領域的國際領先優勢,培育和挖掘國際業務資源。
總體而言,面對新的國際產業和金融競爭環境,新的施政報告和財政預算體現了香港以創新科技為牽引,推動經濟轉型的決心。筆者相信,隨着一系列有利於創新科技和資本市場發展的政策落地,香港將更好適應科技與金融相互融合促進的國際發展趨勢,不斷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同時,也穩步發展為重要的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作者為中銀國際研究部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