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看兩會/發展新質生產力 「我忙到腳不着地」

圖:路邦科技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麥騫譽
圖:路邦科技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麥騫譽

  「一系列科技成果接連亮相,一項項『高科技』閃亮登場。」在3日下午舉行的今年全國兩會首場新聞發布會上,大會新聞發言人劉結一介紹去年中國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亮眼成果,「人形機器人上『春晚』扭秧歌,無人機飛夜空放『賽博煙花』,人工智能開源大模型引發世界熱議。」

  正是在去年全國兩會上,「新質生產力」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一年來,這股新質生產力的浪潮,不僅促進了內地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還深刻影響了香港機器人產業,使它們得以更深入地融入內地市場,步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路邦科技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麥騫譽(圓圖)團隊自主研發的機器人,從2022年到2024年連續登上了香港特區政府施政報告的封面,成為香港科技創新的亮點之一。「過去一年,我們的訂單增長了一倍。」麥騫譽見證了2024年兩會之後自己公司迎來高速增長。

  作為香港機器人產業的代表企業,路邦科技早在數年前便開始布局協作機器人,並成功研發出我國首個5G仿生機器人,是香港機器人產業「第一梯隊」。「新質生產力提出來後,我們發現特區政府針對先進製造、設備升級提供了大量資助,包括通過政府擔保提供三年期無息貸款,鼓勵企業利用科技提升競爭力。」麥騫譽欣喜地告訴大公報。

  「過去一年,我到內地出差的次數比前幾年加起來還多。」麥騫譽笑言,從廣東到北京、從浙江到山東,他親身感受到新質生產力正有力推動產業升級。接受大公報記者電話採訪時,麥騫譽剛剛下飛機抵達山東,準備與當地一家機器人龍頭企業合作。「我忙到腳不着地」。他透露,公司計劃在24個月內推出一款真正適用於工業生產的人形機器人。「期待今年全國兩會對人形機器人等新質生產力產業有更多具體的支持。」麥騫譽說公司過去兩年已經實現盈利,現在正處於等待「爆發點」的階段,「我對未來充滿信心!」 大公報記者盧靜怡